在今年春晚的舞台上,人形机器人的登场惊艳了全球观众。
元宵佳节,央视再度邀请人形机器人亮相元宵晚会。
当人形机器人与撒贝宁携手现身时,现场气氛瞬间沸腾。撒贝宁模仿人形机器人走路的滑稽模样,引发现场阵阵笑声。
随后,人形机器人展示了娴熟的转手绢技巧,而一旁的撒贝宁只能望而兴叹,直言自己无法模仿。
撒贝宁透露,在后台时曾被机器人踩了好几次脚。
尼格买提感慨道,人形机器人的每一次动作背后,都凝聚着无数工程师的辛勤付出。
(举报)
在人形机器人的进化过程中,雷霆仿生技术如同一台“加速器”,推动其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这项技术通过模仿生物的运动、感知和决策机制,让人形机器人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智能和灵活性。雷霆仿生技术,正在为人形机器人的进化按下“加速键”,开启智能科技的新篇章。
某二手平台卖家陈昊的手机消息仍在不断弹出。他的店铺首页挂着醒目标语“宇树G1,全国可租,专业团队跟机操作”。当“引流神器”的噱头逐渐褪去,行业终将回归本质问题:如何让机器人不再只是镜头中的噱头是真正融入产业发展的价值创造者?未来行业需突破运动控制算法迁移、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等难题,并推动单价降至可接受范围,才能跨越C端普及鸿沟,真正打开养老、医疗、家庭等刚需市场。
宇树科技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了一段令人惊叹的视频,展示了其最新研发的UnitreeG1人形机器人成功完成全球首次的侧空翻动作。这一成就不仅展示了G1机器人卓越的运动能力,也再次证明了宇树科技在机器人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这一动作的完成,不仅需要对机器人的运动控制进行精细的编程和调试需要确保机器人在整个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据报道,深圳众擎科技近日宣布成功完成全球首例机器人前空翻特技,这一突破性成果标志着机器人技术在运动与灵活性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为机器人领域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可能性。与后空翻相比,前空翻对机器人的动态平衡、瞬间加速和精准落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持续的资金投入和技术研发为众擎科技在机器人领域的持续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将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
随着人形机器人的快速发展,一个新的职业正在悄然兴起——机器人数据采集员。这些工作人员的唯一工作,就是教机器人如何更像人。随着人形机器人的不断普及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机器人数据采集员这一职业也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当地时间19日,黄仁勋在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举行的英伟达年度开发者大会“GTC2025”的记者座谈会上称:“距离人形机器人在制造业的工厂中被广泛使用的日子,已经不足五年了。”黄仁勋表示:“人形机器人将率先被用在易于控制、且工作具体的工厂中得到广泛应用。SK海力士从去年开始大规模量产HBM3E并向英伟达供货,但目前尚未确定三星电子是否向英伟达供货。
随着大众对人形机器人的关注度急剧上升,人形机器人的租赁热潮也随之兴起。据《环球时报》25日报道称,随着近期国内对人工智能的关注度急剧增加,相关的需求也随之上升。去年中国的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27.6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1000亿元人民币。
前华为天才少年稚晖君在其个人微博上发布了一款名为灵犀X2的人型机器人,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款搭载情感计算引擎的双足智能交互人形机器人,集成了高自由度运动、交互、作业三智能于一体,展现了强大的性能。我们期待着未来能够看到更多像灵犀X2这样出色的机器人问世,为人类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惊喜。
近日,印度浦那人工智能机器人公司MuksRobotics推出一款名为Spaceo的人形机器人,号称印度第一款人形机器人”。该机器人的手臂可调节,伸展范围达2.4米,其可调节高度最高可达2.13米,单臂举力为5公斤,最大负载200公斤,续航超过4个小时。不过也有网友质疑其实用性,称该机器人依靠轮子移动,并非真正的人形”,如果遇到楼梯等障碍将失去作用。
近期国内机器人领域持续大火,尤其在春晚的助力下,人形机器人引发了非常多的关注,相关公司也成为了香饽饽。小鹏汽车也一直有涉猎和布局机器人赛道,去年11月还发布了AI人形机器人Iron。L5:AGI/ASI完全自主机器人在认知和物理任务上展现出与人类相当甚至超越人类的能力,在法规和机器人法则下自主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