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医药产业化平台最新资讯  > 正文

百洋医药官宣收购制药企业,加速医药产业链整合

2024-06-03 15:38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5 月 20 日下午,商业化CXO龙头百洋医药(301015.SZ)发布公告,拟以8. 8 亿元现金收购上海百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洋制药”)60.199%股权,并成为其控股股东。

百洋制药与百洋医药均隶属于百洋医药集团,主要业务为中成药、化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去年营业收入7. 60 亿元,净利润1. 35 亿元。

对于百洋医药来说,这一里程碑式的交易标志着公司正式从品牌商业化平台升级为支持源头创新的医药产业化平台。与此同时,将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根据百洋医药集团业绩承诺,百洋制药2024- 2026 年扣非后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 44 亿元、1. 72 亿元及2. 15 亿元。

引入“利润奶牛”,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

公告显示,百洋制药成立于 1999 年,是一家专注于中药现代化和缓控释制剂研发生产的医药制造企业, 2022 年度、 2023 年度,百洋制药营业收入分别为6. 35 亿元、7. 60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 09 亿元、1. 35 亿元。

无论是从产品端的契合度还是产业链的价值延伸,百洋制药注入百洋医药将为双方开启新的篇章。

首先在产品端,百洋医药将获得百洋制药权重产品扶正化瘀系列、二甲双胍、硝苯地平等缓控释制剂系列产品,进一步丰富了上市公司的运营产品矩阵,提高自有产品占比。

据了解,扶正化瘀是一款由百洋制药自主研发,经循证医学验证可逆转肝纤维化的创新中成药产品,也是中国首 个完成美国II期临床试验的肝病领域中成药,该产品开启了肝病抗病毒和抗纤维化“双抗治疗”的新疗法。上市 20 年来,扶正化瘀迄今为止做了 68 个RCT(随机对照试验),核心期刊 500 余篇。

凭借扎实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和良好的临床应用实践,扶正化瘀真正实现了疾病可诊、质量可控、疗效可证的现代化中药标准,据艾昆纬数据,现已是医院市场抗肝纤维化领域份额第 一的产品,进入百洋医药上市公司体系之后,将在零售端充分释放品牌价值。

公告显示,剔除客户短期需求波动的影响, 2020 年度至 2023 年度,百洋制药中成药板块收入分别为3. 21 亿元、4. 25 亿元、5. 07 亿元及5. 29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17%,实现了较快的增长。随着产能进一步释放,到 2025 年中成药板块收入或将突破 7 亿元,或将引领百洋制药收入突破 10 亿元大关。

除中成药产品外,百洋制药凭借先进的技术工艺,在高端缓控释制剂领域也有一系列产品。其位于青岛的缓控释制剂药厂多次“零缺陷”通过美国FDA的cGMP认证,生产标准与国际接轨,多款产品为中美共线生产、同报同销。

公告显示, 2020 年开始,百洋制药的主要产品度洛西汀、硝苯地平及塞来昔布等产品陆续中标国家集采,二甲双胍产品通过国谈,因此百洋制药化药版块收入在过去两年分别以64%、81%的加速度提升,去年实现收入2. 30 亿元。预计到 2026 年百洋制药化药业务板块收入或将突破 5 亿元大关。

由此可见,成熟的产品矩阵能为上市公司贡献可观的业绩。为了进一步保障上市公司股东利益,交易双方已进行业绩对赌,百洋制药 2024 年度、 2025 年度和 2026 年度分别实现的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不低于14, 429 万元、17, 226 万元、21, 548 万元。

百洋医药现有主营业务为医药产品生产企业提供商业化整体解决方案, 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 64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 56 亿元。本次交易完成后,百洋制药不仅能进一步丰富自有产品收入,也能增厚上市公司盈利水平。

向医药产业化平台转型

资料显示,百洋医药主营业务涵盖品牌运营、批发配送及零售三个板块,其中,品牌运营是其最核心业务。如今,百洋医药形成了专业的品牌运营能力和强大的营销网络,已合作大中型医院 14000 家、药店近 40 万家,成功孵化了进口钙品牌迪巧、消化不良品牌泌特等多个知名品牌。 2023 年,迪巧系列产品实现收入18. 97 亿元,同比增长17%,毛利率高达67.41%。

在医药行业,再好的产品也需要有一支精干的商业化团队。经过近 20 年的积累,百洋医药已经建立了难以逾越的复合型护城河——它与大多数医药同行相比更懂得产品的品牌运营,能够帮助产品带来价值裂变。

也正是基于自身的商业化优势,百洋医药顺势而为,向上游医药工业布局,将自有产品引入自身的优势渠道,既能推动医药生产制造和商业化的一体化,也能为自身带来持续向上的引力。

本次并购标的百洋制药就成了最 好的选择。据了解,百洋制药不仅有成熟的优势产品,还有两个研发生产基地。其中一个位于上海的现代化中药生产基地,构建起了贯穿药材种植加工、中药提取到成品制剂以及商业化的现代化中药完整产业链;另一个位于青岛缓控释制剂研发生产基地,拥有渗透泵、微丸包衣、骨架片等具备壁垒的技术实力。

并购完成后,百洋医药将以“生产制造和商业化”双轮驱动策略构建医药产业化平台,提升公司整体的市场竞争力。

百洋医药的产业化平台价值还不止于此。近年来,百洋医药母公司百洋医药集团与国家 级科研院校携手培育源头创新成果,在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核医学创新药、医用直线加速器、超声用电磁导航设备、抗肿 瘤和骨再生创新药等多个创新领域都有布局。

其中,全磁悬浮人工心脏、超声用电磁导航设备与十二导家用心电仪等创新产品已与百洋医药形成了商业化协同。百洋医药还获得了集团孵化的治疗骨坏死FIC药物(PDC)和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的商业化权益,该核药产品是我国核医学领域首 个自主研发的 1 类创新药,产品即将申报上市。

展望未来,百洋医药有望在医药产业化平台上实现更多元化的业务拓展,解决更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提升科技创新赋能医疗服务的效率和水平。站在新起点上的百洋医药,面朝医药产业的星辰大海,扬帆起航。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葫芦娃药业集团:让中国儿童用上好中

    海南葫芦娃药业集团专注儿童药品研发生产,2024年入选中国中药企业TOP100第40名。该集团以中成药为主攻方向,基于30余个经典名方开发出小儿肺热咳喘颗粒等明星产品。企业建立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严格执行GMP标准,实现产品出厂合格率100%。针对儿童用药特点,集团优化药物口感,研发不同剂型规格产品,并荣获"中国医药高质量发展成果企业"等荣誉。

  • 男子吃只喝一口水致食管被腐蚀 医生:吃这几类要小心

    浙江宁波35岁男子张先生因咽喉不适自行服用多西环素肠溶胶囊,服药时仅饮用少量水便躺下休息。次日清晨,他出现胸痛、吞咽困难等症状,就医后胃镜检查发现食管黏膜布满溃疡,确诊为“药物性食管溃疡”。医生分析,药物因饮水量不足黏附于食管壁,加之多西环素等抗生素具有刺激性,平躺姿势进一步延缓药物通过食管,导致黏膜反复受损。类似案例并非孤例。医学专

  • 罗莱智慧产业园正式启幕,以数智化引擎重塑家纺产业链新生态

    罗氏智能产业园正式落地南通,总投资15亿元打造智慧产业园一期正逐步落地生根。该企业响应“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要求,同时探索“科技赋能、数智重构产业生态”的转型升级模式。通过智能化制造提升效率与快速反应能力,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品质化需求,助力中国家博会从规模化制造向生态化智造系统性升级。园区以科技创新赋能全产业链布局,推动行业数字化变革,为全球合作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 新华社聚焦“惯爱”:国产抗ED领军品牌,以科技与体育双轮驱动引领行蝶变

    国产抗ED药物品牌"惯爱"获新华社专题报道,成为首个获国家级权威媒体深入报道的男性健康品牌。该品牌凭借技术创新实现关键突破:采用ICH标准和多级分子纯化技术,确保药品纯度;通过GMP认证智能生产基地实现全流程自动化;临床数据显示其疗效媲美国际品牌,单片仅售5元累计为患者节省超180亿元。同时,作为WCBA广东女篮官方赞助商,品牌在2024-2025赛季总决赛通过CCTV直播实现亿级曝光,展现"体育+健康"跨界融合新范式。品牌构建数字化健康生态,位居天猫ED类目销量榜首,累计用户评价超110万条,好评率达99%。新华社指出,"惯爱"代表了中国医药企业打破国际垄断、重塑健康消费格局的担当。

  • 博雅干细胞如何成为“品级细胞质量代言人”

    我国细胞产业进入了全新发展阶段,细胞治疗行业的标准化及产业化发展是当今的热门议题。作为全新的治疗手段,细胞制剂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博雅对每个家庭的细胞样本设置“专线”呵护,以全流程专利技术,完备的干细胞、免疫细胞、外泌体质量控制标准与质量管理体系,全流程保障细胞的质量达到临床级别。

  • 产业链自主可控!东风车规级MCU芯片DF30完成第一次流片:明年量产

    东风汽车旗下全国产自主可控高性能车规级MCU芯片DF30已完成第一次流片验证,车规级验证马上开始,计划明年量产上市。这是国内首款全自主可控的高性能车规级MCU芯片,基于自主开源RISC-V多核架构,采用国内40nm车规工艺开发。适配国产自主AutoSAR汽车软件操作系统,具有完善的开发环境,可广泛应用于动力控制、车身底盘、电子信息、驾驶辅助等领域,填补该领域国内空白。

  • 女子丢蛋糕后报警谎称抹了老鼠:只为快点找回

    4月21日,山东烟台一男子报警称妻子购买的蛋糕在电动车上被盗,并谎称蛋糕涂抹了老鼠药。警方调查发现蛋糕实际掉落在停车点附近被环卫工人清理。报警人妻子李某承认虚构"蛋糕有毒"信息以引起警方重视。最终李某因谎报警情被行政拘留。警方提醒,谎报警情不仅浪费警力资源,还可能引发社会恐慌,属于违法行为。

  • 研祥金码品电子监管码读码方案,为安全溯源保驾护航

    本文介绍了电子监管码在药品安全追溯中的重要作用,以及Regem Marr公司通过创新技术解决药品条码识别难题的方案。主要内容包括:1)针对柔性包装变形、反光等问题,采用AI智能解码算法提高识别率;2)针对不同药品包装尺寸差异,提供R-2000和R-3000系列读码器解决方案,分别适用于固定尺寸和变化尺寸场景;3)通过偏振滤光片等技术解决药品表面反光问题。这些创新技术为医药行业构建了更完善的药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推动药品监管向智能化、可视化方向发展。

  • 养无极牌补肺丸被中央电视台评为“值得信赖的中国中品牌”

    近期,『养无极牌补肺丸』被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评为“值得信赖的中国中药品牌”,现已重磅亮相CCTV-4《中国新闻》、《今日亚洲》、《新闻联播》等黄金时段栏目,向全球华人传递中药补肺的健康生活方式,推动传统中药文化与现代肺部健康需求深度融合发展。厚植品质口碑,夯实品牌信赖根基『养无极牌补肺丸』在市场上广受信赖,源于其历经 600 多年的验方传承、

  • AI赋能千年本草|三维天地开启中‘鉴’证新篇章

    一、 中药材鉴别面临的严峻挑战1.传统鉴别方法的局限性日益凸显人工经验依赖性高,主观误差率较大随着中医药产业的迅猛发展,中药材的质量管控已经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关键环节。但是,传统的鉴别技术在实际操作中显现出诸多局限性。现行药典所规定的“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方法仍然依赖于人工操作,其结果很大程度上受到检验人员经验和主观判断的影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