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正文

实力强大!追觅五款扫地机器人通过TÜV莱茵防缠绕和高效自清洁认证

2024-02-02 08:40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在智能家电行业,尤其是智能清洁领域,创新技术的应用与认证是品牌立足市场、赢取消费者信任的关键。

近日,追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简称“追觅”)旗下五款新型扫地机器人X30、X30Pro、S20Pro 机械臂版、S20机械臂版、S10Pro Ultra 机械臂版成功通过了德国莱茵 TÜV(TÜV 莱茵)的防缠绕(Anti-Hair Wrap)认证。同时,S20Pro 热水版和专为海外市场打造的 L10S Pro Ultra PureHeat获得了TÜV 莱茵的有效自清洁(Effective Self-cleaning)认证。这不仅印证了追觅在智能清洁技术上的实力,更验证了其对提升用户体验的承诺兑现和不断科技创新的追求。

据悉,TÜV 莱茵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其专业性与保障性是对全球智能家电产品的重要认可。

获取TÜV 莱茵防缠绕与有效自清洁认证,对于追觅而言,不仅是明星产品质量与技术水平的再次肯定,也是对其市场和用户的有力承诺。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用户期待的不仅是基本的清洁解决方案,更包括能够解决长期以来令人头疼的毛发缠绕和清洗维护问题的智能终端设备。

实际上,毛发缠绕一直是影响用户体验的重要因素。传统清洁设备往往在吸入毛发和细丝后,需要用户手动进行去除,这种维护不仅消耗时间,也可能对产品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同样,自清洁功能对于忙碌的现代生活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自动清洁设备内部,避免产品残留污渍,保持室内卫生与清洁。追觅所获得的这两项TÜV 莱茵认证,标志着其产品能够在这两方面提供革命性的解决方案,减轻用户的维护负担。

针对这两大认证,专家进行了全面严格的测试。这些测试模拟了日常家居清洁的各种场景和条件,从而确保认证产品能够在各种实际应用环境中表现出色。具体来说,防缠绕认证包括了对不同类型和长度毛发以及整体清理效率的评估,而有效自清洁认证则囊括了自清洁效率、烘干表现、基站残留物评估及除菌除异味等功能的考查。

追觅科技的产品之所以能够通过这些测试,这离不开其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持续投入。

以旗舰扫拖机器人追觅X30系列为例,其应用了仿生机械臂技术,实现了自动外扩擦边角,确保清洁接近美好。此外,其基站设计具有创新元素——双刮条设计能在清洗后保持清洁,减少残渍附着。而在全方位杀菌抗菌方面,追觅X30系列内置UV紫外线杀菌灯,通过长时间照射达到深层杀菌的效果,为用户提供了更为卫生的居家环境。这些特点在提升用户清洁体验的同时,也代表了追觅科技的创新精神和技术实力。

在追觅科技成为科技创新相对实力派的背后,是其研发团队的不懈努力和长期的技术积累。据了解,追觅科技的研发投入约占总费用的10%,研发人员比例超过70%。除了研发投入,追觅科技在智能化、流体力学及机器人控制领域拥有大量的专利技术。这些技术的运用和不断的更新迭代,不仅提升了产品自身的竞争力,更是为用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截至2023年年底,追觅科技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达到了4256件,其中2206件已获得授权。

作为一家全球化的科技创新公司,追觅科技展现的不仅仅是对创新技术的不断追求,还体现了其希望通过科技让人人享受到智能生活的使命。目前,追觅科技的产品已经销往包括中国、美国、德国、日本在内的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智能清洁领域已经取得显著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

值得肯定的是,追觅科技作为聚焦智能清洁家电行业的全球知名品牌,此次携手保障认证机构TÜV 莱茵进行防缠和有效自清洁认证评估,一方面是行业对追觅科技创新力、产品力以及品牌力的的认可和高度信赖;另一方面,亦是追觅科技作为全球消费电子巨头的责任与担当,将创新成果惠及每一个人,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清洁、更智能的创新型产品,正向引领行业向上向善。未来,追觅科技始终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消除数字鸿沟,努力确保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福祉。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小鹏机器人会走猫步太像人了!小鹏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

    在第七届小鹏科技日上,小鹏汽车发布全新人形机器人IRON,其拟人化程度领先,拥有仿生脊柱、肌肉及柔性皮肤,配备3D曲面显示与灵巧双手,实现22个自由度。搭载3颗图灵AI芯片,算力达2250TOPS,支持对话、行走等智能交互,并采用全固态电池提升安全性。集成自研物理世界模型与VLT/VLA/VLM能力,实现环境感知与反馈。IRON将优先应用于商业场景,并与宝钢合作探索工业巡检。小鹏宣布开放SDK,邀请全球开发者共建机器人应用生态。

  • 【火柴AI必看】如何利用FB高效找客户:实战攻略全解析

    本文介绍在Facebook高效寻找客户的五大策略:明确目标客户画像,优化账号资料与内容,精准投放广告,积极互动建立关系,提供优质服务促成合作。强调持续优化策略才能在激烈市场中脱颖而出,助力业务拓展。

  • 何小鹏回应机器人IRON里是真人质疑:感谢认可

    在第七届小鹏科技日上,小鹏汽车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IRON首次亮相,其逼真步态引发网友惊叹“100%真人在里面”。面对质疑,董事长何小鹏以“感谢认可”巧妙回应,展现技术自信。IRON采用类人“骨骼-肌肉-皮肤”结构,搭载仿生肌肉驱动系统和22自由度拟态双手,能精准感知环境变化。团队历时7年研发,计划明年4月进入量产阶段。该机器人还融合物理世界模型体系,集成VLT/VLA/VLM三大核心能力,实现实时环境交互。此次展示既体现小鹏技术积累,也引发对科技真实性的思考。

  • 何小鹏:人形机器人进工厂不划算 做家务不安全

    今日,小鹏汽车发布旗下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 作为最拟人的人形机器人,IRON拥有骨骼-肌肉-皮肤”:仿人脊椎、仿生肌肉、全包覆柔性皮肤、头部3D曲面显示、仿生灵动双肩、实现22个自由度的灵巧手。 据何小鹏介绍,它的猫步走得像人一样轻柔,还拥有像人一样思考的大脑”,它不光是世界上最高算力的人形机器人,明年更会是最聪明的机器人之一。 现场,何小鹏还

  • 机器人“全能导航大脑”来了!银河通用发布NavFoM大模型

    银河通用发布全球首个跨本体全域环视导航基座大模型NavFoM,实现机器人从“学会完成导航任务”到“真正理解移动”的跨越。该模型支持全场景、多任务、跨本体应用,通过统一“视频流+文本指令→动作轨迹”范式,融合800万条跨任务导航数据,在真实机器人上实现零样本自主避障、路径规划等复杂任务。其技术突破将推动具身智能从单一功能进化为基础设施,为规模化商业落地奠定关键基础。

  • 何小鹏再回应机器人里藏真人质疑:现场展示内部结构

    小鹏公司研发的人形机器人IRON首秀后引发“真人操控”质疑。为回应舆论,董事长何小鹏不仅发布机器人脱衣视频,更在科技日现场剪开腿部覆盖件,直接展示内部仿生结构。该机器人搭载自研物理世界模型,融合三大核心能力,实现环境感知与实时反馈。目前IRON仍处科研阶段,计划明年4月量产,展现中国科技企业在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实力。

  • “超脑+机器人”重构物流新生态!京东物流“狼族”机器人全阵容亮相世界物联网博览会

    10月31日,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无锡开幕,京东物流"狼族"智能机器人军团成为焦点。展会首次完整呈现"超脑+狼族"智能系统,展示天狼四向车、智狼扩展版、自动分播墙等新产品及成熟产品矩阵。系统实现全流程智能作业,分拣准确率超99.99%,存储坪效提升240%,作业人员减少58%。通过仓-站-人高效协同,昆山亚一智能物流园已实现近半数订单由机器人处理。京东物流计划未来5年采购300万台机器人,持续强化智能供应链技术底座,推动行业向科技驱动转型。

  • 女性人形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回应:并亲自证清白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发布视频,回应网友对Iron机器人流畅步态真实性的质疑。视频中,团队通过一镜到底展示机器人行走,并解开上衣拉链展示内部机械结构,证明无人操控。何小鹏解释机器人模拟肌肉结构,头部为麦克风阵列,行走时伴有电机声。他透露团队七年研发成果,目前仍处科研阶段,计划明年4月实现软硬件量产。

  • 低代码赋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高效破局之道

    在数字经济加速渗透的背景下,中小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与机遇。传统信息化建设模式因定制周期长、成本高、依赖专业团队,使企业难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如今,低代码平台以“标准功能+低代码拓展”的组合,通过可视化配置和拖拽组件,帮助企业灵活搭建覆盖项目管理、库存管理、合同管理及预算管理等系统,显著降低技术门槛与成本。这种模式不仅满足基础需求,更以高效、低成本优势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助力中小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 马斯克称未来人类意识能上传至机器人 可用于月球和火星基地建设

    在2025年11月7日举行的特斯拉年度股东大会上,埃隆马斯克系统阐述了公司在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芯片研发与生产扩张等方面的战略规划,并更新了企业使命,展现出将技术愿景转化为现实应用的清晰路径。 马斯克指出,随着Neuralink等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人类有望在20年内实现将意识快照”上传至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使其具备类人意识。 人形机器人将被部署于月球与火�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