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正文

化繁为简 加速创新|东软睿驰openVOC首届开发者生态大会成功举办

2023-12-01 19:39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2023 年 11 月 30 日,以“化繁为简 加速创新”为主题的东软睿驰首届openVOC开发者生态大会在上海举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软件分会秘书长王耀,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上海智能汽车软件园董事长潘晓红等政府领导,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欣、岚图汽车CTO汪俊君、吉利研究院智能车云研究总工程师余超、长安科技软件集成总监谢乐成、长城汽车智能平台开发中心产品总监王继明、芯驰科技CTO孙鸣乐、联合电子跨域控制业务部首席生态官余浩杰、小马智行工程副总裁肖波、SGS中国功能安全中心产品线总监郑峥等生态合作伙伴代表以及科大讯飞、Blackberry QNX、腾讯云、恩智浦、英飞凌、采埃孚等产业链重要合作伙伴相关负责人出席本次开发者生态大会,共同展望智能变革背景下的汽车行业如何稳健有序地应对全新的市场挑战,迎接智能出行机器人时代的到来。

东软睿驰推动汽车生态重建有序协作新稳态

汽车工业在过去的一百年里一直以一种稳中有序的姿态发展,直到SDV智能变革的来临,打破了延续百年的稳定秩序。

过去开发汽车的软件,只需使用整车E/E架构工具定义通讯关系,使用AUTOSAR工具链开发SWC。如今却面临E/E架构的演变总是举棋不定,甚至同一车企的不同车型都是不同的E/E架构,每开发一个新车型都投入高昂的定制开发成本。E/E架构的变化也使得应用软件所在的控制器总在变化,应用软件开发者无所适从,无法进行有效的中长期规划。归根结底是整个行业对软件计算形态的理解不一致,导致开发方法、通讯方法五花八门。

基于在SDV领域所积累的丰富车内软硬件的实践经验以及对复杂计算架构的深刻理解,东软睿驰推出openVOC(Vehicle On Chip)软硬件开放技术框架,推动整个行业对车内通讯架构、计算模型、应用软件开发方法等形成更一致的共识,从而让OEM、软件供应商、第三方应用开发者在共通的理解下分工协同,让整个生态重新进入有序发展的平稳状态。

智能变革带动智能汽车产品向“智能出行机器人”形态发展

随着ChatGPT引发的AIGC领域的爆发式增长,人工智能技术掀起全球万亿级信息化应用革命浪潮。这股浪潮正无可避免地席卷汽车市场,推动智能汽车产品向智能出行机器人形态迈进。智能出行机器人作为集“出行 + 空间 + 大模型智能”于一身的超 级智能体,将带给人类比较罕见的智能体验。

但智能出行机器人作为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变革性产品,需要打破既有的对汽车产品构造的认知,重塑对汽车产品软硬件构成的理解,尤其是对智能部件形态的全新理解。

“FBB概念构型”重塑汽车产品智能部件产品形态

基于对“车型”智能机器人的特征理解,东软睿驰提出FBB概念构型,来描述面向智能出行机器人的智能部件产品形态。

FBB构型,即Face-Brain-Body构型。

Face:是面向用户的交互界面,主要承载基于Android系统的交互式应用,这类应用已形成成熟的开发生态,具备较完备的开发方法体系。

Body:是负责行为执行的车体部件,软件部分主要是在传统ECU上开发的SWC车身应用,是整车发展得最为成熟的软件,具备成熟的方法学和工具链支撑。

Brain:是负责思考和运算的中央超算电脑,承载高性能高安全性要求的复杂逻辑计算。如果E/E架构是车型智能机器人的神经网络,那么Brain就是在E/E架构的超算芯片(或芯片组)上,运行一套能通过神经网络驱动Face和Body进行情感或信息表达和行为执行的软件系统。

然而作为智能出行机器人的核心智能部件,Brain中的软件恰恰缺乏行业共识的应用软件架构和有效的开发方法。openVOC开放技术框架的提出,填补了Brain软件的开发空白,提供了软件架构,包括系统层、应用层和车云中的各种组件,以及开发方法和工具。

“openVOC开放技术框架”为整车核心智能部件研发构建软硬件基座

openVOC开放技术框架积累了东软睿驰多年来在汽车软硬件领域的实践,全新发布五大组件:NeuSAR、智驾组件、场景引擎、车云组件和硬件产品定义。‍

面向“全新一代E/E架构域控研发”的系统组件:NeuSAR 4.2

东软睿驰软件开发平台NeuSAR 4.2,在继承过往安全性可靠性的同时,全面增强应用创新和自动驾驶属性,做到“既要又要”:既保证安全性和稳定性,又具备开放性;既提升软件迭代速度,又大幅降低创新的成本;既通过AUTOSAR保证基础的可靠性和方法学,又通过中间件来解决创新性。

在openVOC的实践中,NeuSAR全新升级整车消息总线VMB,并面向自动驾驶关键需求进行特性强化,针对整车不同异构系统、物理总线协议和开发体系的统一通信接口,实现跨语言开发组合,针对不同的通信场景,提供了屏蔽物理总线与通信协议的统一接口。

同时,NeuSAR 升级Python开发框架,不仅提供对基础组件和服务的访问能力,同时提供Web Service调用方式,通过与云端更好地兼容,灵活处理跨域、跨功能组合的应用软件开发,同时基于Python的功能特性,更多偏向AI的应用也可更自由、简单地实现训练数据、算法组合等,将应用开发者编程门槛降至1~2 年 。

工具链层面,NeuSAR提供跨域系统功能的统一基础软件配置界面,覆盖设计、开发、调试、部署、测试、集成等完整开发过程,开发者使用工具学习周期仅需 6 周。提供Windows/Linux桌面应用和云端Web部署方式,支持本地USBKey基于远程服务器等多种授权管理方式;最 新的NeuSAR DevKit工具链,从“一站式”开发体验、生态开放性、引导式交互,配置覆盖度等维度进行全面的升级,让开发者不需要深入了解AUTOSAR也可以轻松入门,应用配置效率提升75%,对AUTOSAR方法学的知识要求降低80%。

面向“智能驾驶开发者生态协同创新”的应用组件:智驾组件

自动驾驶量产落地的两大挑战,一是创新性,二是工程化。东软睿驰智驾应用组件通过预置NeuSAR 软件开发平台模块,提供可自定义的应用功能架构、支撑组件库、开发友好型工具,致力于赋能车企解决超过80%的工程化任务。

在此组件配置之下,原本定制化的链条开发的应用算法架构,转变为基于消息订阅与发布的灵活组合,实现算法间方便地互相调用、多种算法有效便捷地组合,降低了应用组件之间适配的复杂度,实现组件间的高速数据传输和有效硬件资源调度,最终达成二进制的组件复用。同时,组件通过预定义的消息机制,实现统一的数据结构,使生态的加入和生长变得容易实现,为用户带来更多不同以往的驾乘体验。

面向“非传统汽车行业新型生态应用接入”的车云基础设施:车云组件

面向车云混合计算应用,东软睿驰车云组件提供NXMQ通信、数字镜像云、自动驾驶云工具组件。形成云端(云服务网关)——管道(NXMQ消息通道)——车端(车端ECU的预定义消息)直接上云的组件设计,同时提供云安卓、基于数据的仿真环境、基于数据的自动驾驶研发工具平台。

基于NeuSAR消息总线等模块,赋能车端ECU的预定义消息直接上云,云端ECU的消息可以被订阅和调用,将核心算力转移到云端服务器中,满足灰度切换与智能运维,充分利用和发挥云平台的弹性和分布式优势,释放本地算力芯片算力,实现分钟级场景迭代、提高资源的灵活性和可用性。

面向“整车智能场景应用创新”的应用组件:场景引擎

东软睿驰场景引擎组件通过接入数据、服务、AI等组件,提供动态数据、动态服务、动态场景的全套工具链,实现500+脚本并发,支持灰度发布以及服务上云的配置和管理。

通过预置NeuSAR消息总线、Python、Webservice扩展模块,场景引擎组件以低代码、轻量化的部署方式,支持Webservice调用实现SOA应用灵活部署、有效创新,缩短从设计到工程落地的周期,并能够对用户需求进行预判服务,避免了用户在开车期间不断切换APP的尴尬。

符合openVOC开放技术框架的软硬件产品定义:X-Center 2.0

东软睿驰对Face-Brain-Body构型中承载智能化功能的Brain,进行产品形态的定义和描述,同时也推出了符合openVOC开放技术架构的软硬一体系统的产品实践案例:X-Center 2.0。

X-Center 2. 0 进一步通过一颗芯片覆盖多样化的智能驾驶功能,提供40TOPS AI算力、200KDMIPS CPU算力、440 GFLOPS 3D渲染算力,支持麦克风、音响、蓝牙、4G网络、语音视觉多模态交互等座舱基本模块。结合底层硬隔离设计方案,实现座舱域、仪表域、智驾域安全隔离和独立运行。

面向主流车型市场,在智能座舱域提供高至2K的多连屏显示、AR-HUD、液晶仪表、影音娱乐、网络互联等功能;在智能驾驶域提供L2+级别ADAS辅助驾驶功能,包括高速导航辅助驾驶NOA功能、记忆泊车HPA功能、高度公路辅助驾驶HWA、智能限速控制ISC、魔毯、行车记录仪等功能。

openVOC助力汽车产业“化繁为简 加速创新”

基于openVOC开放技术框架,东软睿驰希望构建一个开放共赢、灵活有效的创新生态,第三方开发者也能够更容易地参与到智能化软件的开发,开发A应用模块与B应用模块的人员无须见面,就可将不同应用组件在标准的、统一的平台进行组装式、集成式的模块化开发,实现应用功能自由、灵活的组合。

同时,openVOC开放技术框架不仅解决从“0”到“1”的创新性,更要解决从“1”到“N”的可量产性。目前,东软睿驰相关软件开发平台及产品已与许多本土化的算法、通讯、安全以及芯片、微内核等企业进行良好的适配与集成,适配周期可按“周”计算,半年时间基本可进入整车测试的准量产状态,不仅缩短研发周期和开发成本,后续也可进行零成本的跨车型功能迭代迁移,充分实现软件资产的复用。

随着openVOC开放技术框架及相关组件的正式发布,东软睿驰将持续升级创新,真正实现开发者们无须一起编译、联调即可实现应用部署,吸引更多优秀开发者加入汽车产业,让整车开发过程更有效,差异化创新更开放,应用生态更广泛。

在本次开发者生态大会中,国际公认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SGS为东软睿驰颁发ISO 26262: 2018 汽车功能安全ASIL-B产品认证证书。这代表基于AUTOSAR AP(Adaptive Platform)标准的东软睿驰NeuSAR aCore已按照ISO 26262: 2018 版标准要求,实现了功能安全等级为ASIL-B的产品开发,成为全球领先通过该认证的AUTOSAR AP标准产品。

SGS为东软睿驰颁发ISO 26262: 2018 汽车功能安全ASIL-B产品认证证书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智能科学大会在上海成功举办

    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开幕式暨颁奖典礼10月25日在上海临港举行。智能科学大会作为分论坛,以"工程智能:面向未来工业体系的智能变革"为主题,汇聚图灵奖、菲尔兹奖等得主及全球学者,探讨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工业体系,推动技术突破迈向产业变革。多位顶尖科学家强调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指出AI发展需注重透明度、安全性,并与多领域专业知识结合,确保技术服务社会福祉。大会通过主旨演讲、圆桌对话及案例分享,展现AI在制造、能源、生物工程等领域的赋能成果,勾勒智能工业新图景。

  • “2025身份识别技术大会”在深圳成功举办

    2025年10月16日,由多维身份识别与可信认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办、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身份识别技术大会”在深圳召开。大会以“新时代身份识别技术护航国家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500余位行业权威机构、科技企业代表及专家学者,围绕法定证件技术40年成就、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身份识别领域的融合创新等议题展开研讨。会议同步举办“国家法定证件技术40年成就展”,发布22家创新合作单位名录,旨在加强行业协作、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为构建平安中国、数字中国提供支撑。

  • 密码筑基,合规护航——香港·内地数字资产交流会成功举办

    10月17日,香港中资银行业协会、德勤与信安世纪联合主办的"数字资产交流会"在港举行。会议聚焦密码技术在构建数字资产安全底座、保障业务合规中的核心价值,探讨了稳定 币等数字资产在发行、托管及跨境支付全周期的安全与合规问题。信安世纪专家指出,密码技术是数字资产信任体系的基石,并分析了商用密码在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等金融场景的应用实践,为

  • 2025 VDC信息无障碍分会场成功举办:科技向善,共筑无障碍融合生态

    2025年10月10日,vivo在深圳举办开发者大会,重点推出信息无障碍创新成果。全新OriginOS 6系统集成AI能力,升级“vivo看见”“vivo听说”等功能,通过智能记忆、环境问答等助力视障、听障人群。vivo联合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发起“声声有息”公益计划,未来五年将投入3000万元,惠及超5万残障伙伴,并推动科技助残赛事。vivo强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践行“科技向善”,携手社�

  • 霍涛推动开放战略落地,白山云接入快手KAT-Coder赋能开发者

    白山云科技与快手StreamLake合作,在其“白山智算”平台上线闭源编程大模型KAT-Coder。该模型在SWE-Bench测试中解决率达73.4%,性能媲美全球顶尖模型,支持端到端代码生成。白山云通过“顶尖模型能力+全球边缘算力”整合,为开发者提供低于300ms超低延时代码生成服务,仅需一行代码即可调用,大幅降低AI开发门槛。此次合作是白山云完善AI工具链布局的关键一步,未来将持续深化开放协作,优化模型与边缘算力服务模式。

  • 从技术支持到全球合作:东软睿新与世界技能组织共筑人才培养新高地

    2025年世界技能组织全体成员大会在克罗地亚举行。东软创始人刘积仁作为中国首家世界技能组织全球高级合作伙伴受邀出席并签署协议。双方将合作推动全球职业技能标准革新、人才培养深化及竞赛水平提升,并以2026年上海世界技能大赛为契机,依托东软在软件创新、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为四大赛项提供技术支持。刘积仁强调产教融合是弥合产业与教育鸿沟的关键,东软将通过校企协同、数字化手段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助力全球技能发展。

  • 2025 vivo开发者大会:人文科技铺就信息无障碍之路

    10月10日,vivo在深圳成功举办2025开发者大会,发布全新系统OriginOS 6及自研蓝河操作系统3,搭载AI蓝心大模型,升级信息无障碍功能。聚焦视障与听障用户需求,推出“智能记忆”“实时环境问答”“声音记忆”等创新功能,通过科技赋能改善用户体验。vivo强调“科技向善”,持续投入公益合作,助力无障碍环境建设,推动包容性数字未来。

  • 华为任旭东:开源开放,激发创新,共创智能世界新生态

    在2025年长沙1024程序员日活动上,华为任旭东发表主题演讲,强调开源开放是激发创新、共创智能世界生态的核心。他指出,AI驱动产业变革,软件正从代码驱动1.0迈向模型驱动3.0,未来十年是智能体时代,生态竞争成为关键。华为通过开源鸿蒙、欧拉系统及AI工具链,加速技术共享与人才培养,推出DataMate等工具解决数据处理痛点,致力于构建开放协作的生态系统,推动智能化可持续发展。

  • 紫亚兰大会收官CDA亮相!YOUMAGIC舒立缇将携创新射频技术领航产业发展

    10月17-19日,YOUMAGIC舒立绯作为独家冠名品牌亮相第八届紫亚兰国际抗衰老医美大会。大会汇聚全球300余位权威专家及300多个品牌,聚焦抗衰、再生医学及AI医疗等前沿领域,搭建学术交流与产业对接平台。舒立绯携清华智造技术及创新增长模式亮相,联合发布行业蓝皮书并开设医学论坛,通过产品体验区与临床案例分享,展示其高能射频设备在抗衰领域的技术突破,推动行业标准化与精准化发展。

  • 英特尔举办工业AI与具身智能生态大会,加速智造升级

    在2025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英特尔携手生态伙伴以“工业+AI”为核心,展示了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工业AI与大模型等前沿解决方案。发布了基于酷睿Ultra平台的工厂落地案例,实现“大小脑融合”从概念到真实工业场景的跨越。通过全栈式边缘AI技术体系,为智慧工厂等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支撑。英特尔将持续推动开放平台与工业场景结合,加速智能制造发展。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