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之家(ChinaZ.com) 9月27日 消息:9 月 26 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对话人工智能专家时表示,华为可以完全脱离美国供应生产是事实,但仍渴望西方恢复对零部件的供应。对于发债 300 亿一事自己开始并不了解,最终的融资数目到现在也不清楚。发债的成本很低,才4%,而“如果增加员工对企业的投资,这个成本太高了,分红太高了。”
过去华为主要是在西方银行融资,现在西方银行融资的管道慢慢地不是很通畅了,华为就改换在国内银行融资。
对于华为的财报情况,任正非表示预估明年上半年业绩不会大增长,但也不差。到明年年底人们就更相信华为真的是活下来了。到 2021 年以后,大家会看到华为恢复增长。
任正非称现在华为资金比较宽裕,所以希望对大学、科研机构、标准组织等多给一些支持。
以下是任正非对话实录:
主持人:欢迎大家来到新一期的与任正非对话,今天我们的话题非常有意思,我们将会谈到创新规则与信任,我们将会关注创新,毕竟我们知道现在新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同时我们也应该来看一下规则,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规则去管理新技术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会讲到信任,信任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将会探索技术脱钩和管理新技术的全球框架。
介绍一下今天的对话嘉宾:任正非先生,华为公司创始人兼CEO,与他同台的还有两位非常知名的科学家和未来学家,来自美国的Jerry Kaplan先生,他是笔触计算和平板电脑的先驱;另外还有Peter Cochrane先生,英国皇家工程学院院士,女王创新奖获得者,前英国电信CTO。还有华为公司战略总裁张文林先生,欢迎大家。
任先生,我们今天的讨论是关于创新,您觉得未来会产生什么样的新兴技术?
任正非:我认为人类技术今天正处在新理论、新技术爆发的前夜,电子技术很快就到达 3 纳米、 1 纳米了,但并不会停下脚步,而是会继续前进,这个前进的东西是什么现在我们还不知道,过去我们曾经盼望以石墨烯来实现,今天我们还不清楚。
在我们这个时代,基因技术会在未来二三十年产生非常大的突破,对生物科技、生命科技、纳米医疗都会起到巨大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如果电子渗入到更加精密的时候与基因结合起来,这个社会形态会是什么样子?我们根本就不可能想到。
技术不断出现,我认为现在我们(对于未来到底是什么样的)完全不清楚。人工智能在这个时候有可能开始规模化使用,它对社会的进步、促进和改进,我们现在还是不很清楚。在这个时期,量子技术、光技术的突破,大规模的新技术都会在未来二三十年产生突破,跨学科领域和单学科技术的突破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技术,在新机会面前,我们应该怎样迎接这样的新时代,我还是不知道,不清楚。
我觉得新时代给我们打开了一个强大的机会窗,在这个机会窗中我们怎样更多努力跟全世界的科学家、全世界的工程师、与全世界团结起来,迎接这个新时代,这是我们所期望的。对于未来的不可置信,我们不用忐忑不安,而是应该勇敢迎接这个新的时代。
主持人:任总,刚才您讲到了AI人工智能,很多人谈到智能一词,他们很担心人工智能会取代自己的工作,您怎么看?
任正非:人工智能只会给这个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提供更大的效率,既然有了更多财富和效率,就业就会有别的渠道,但人工智能会影响和塑造这个国家的核心变量,这个国家会因为应用人工智能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把它变成整个国际社会和社会结构发展历程的动力,其自身的发展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基础能力,基础能力就是教育、人才、行业成熟性的算法、算力、基础设施的提供(包括超级计算机、超大规模的成熟系统、超熟连接等)等一系列给予的支撑,我认为这个时代到来以后,会使人类社会变得更加繁荣。
关于就业问题,我认为对于一个社会和一个国家提出了新的命题,因为我们曾经历过工业革命时代,工业革命时代对于每一个就业者的要求,只要进入中等程度就可以适应这个社会结构了,而在人工智能时代,可能需要提高教育水平,每个国家都要在这方面努力,不见得一定是大国才会成功,我认为很多中小国家由于人工智能的实现也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生产能力。只要有更大创造财富的能力,就有更多人的机会。
主持人:Jerry,你是AI方面的专家,你同意任总的看法吗?
Jerry Kaplan:首先我非常荣幸能够与如此知名的创业人、企业家同台对话,非常感谢有这个机会。接着任总刚才说的话,任总刚才进行了非常充分的解释,我觉得任总就像莎士比亚一样,他说完我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但主持人希望我们彼此之间产生一些火花。
首先我觉得人工智能不是什么魔法,其实也不是真的关乎智能,这只不过是新一波自动化,我们要知道人工智能能带来什么,我们只要去参考之前的一些自动化发展就可以了,以及之前的自动化是怎样影响到市场的,我们就可以预测到未来会发生什么。
现在科技日新月异,发展非常快,学术界都在研究,其实以前的科技发展速度要比现在更快,像铁路、计算机等技术的发展,都让社会产生了变革,这都是在以前发生的,近期我们并没有看到(像以前那样)如此快的科技发展。
任总说得很对,未来是光明的,虽然人工智能会让劳动力市场发生一些变化,但人们会更加富裕,会有一些新的工作,比如出现更多中产阶级,我觉得这只是对劳动力市场的改变,而不是让人们失业。
主持人:Peter,我想问你关于人工智能这方面,你觉得在AI世界,哪个国家会是主导?中国还是美国?
Peter Cochrane:我觉得AI最终会决定谁来主导,因为AI主要关注任务的处理,就像Jerry、我以及任总都同意,比如你给你的员工购买电脑,这也是给他们的智能辅助,现在还并没有达到AI作为通用技术的时代。真正要实现的第一点是我们需要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要实现这一点,不要觉得自己小修小补就能实现这样的社会,而是需要彻底的变革和改变。
这些改变包括生物技术、纳米技术、AI、机器人(14.600, 0.14, 0.97%)技术、IOT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只有这些技术应用起来,才能创造新的未来,比如循环利用材料,如果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需要利用多重技术,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知道任总会很支持我这个观点。
这么说吧,我们不能再更多消耗石油或能源,我们希望地球是可持续发展的,我们需要给更多人提供产品,而且我们需要打造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我们必须要改变现在的做事方法。
主持人:我们刚才讲到了创新,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词汇:信任,任总,我想问您这个问题,作为5G方面的领导者,华为受到了很严格的审查,为什么人们对华为和华为所做的事情有这么多不信任呢?
任正非:几百年前大家也不相信纺织机械,因为工业革命时大家都把纺织机械砸毁了,但如果没有纺织机械,就没有今天的高级面料,现在高级面料主要的生产国家还是英国,别的国家生产的面料还达不到英国的水平,也就是说纺织机械的出现没有剥夺纺织工人的权利,还提高了纺织的水平。当火车出现时,火车跑得没有马车快,当时火车是被嘲笑的,今天大家都认为火车可以拉很重的货物。
中国刚开始出现火车时,人们把火车当成鬼怪一样看待,觉得这个东西怎么会跑呢?一样的,当中国高铁刚刚出现时,中国高铁也出过事故,当时对于高铁是一片否定的声音,但今天没有人不说高铁好,我估计 100 个人里有 100 人都说高铁是好东西。
人工智能是今天刚刚出生的豆芽,刚刚发出了新芽,因为人类社会刚刚出现了超级计算机、超级程序和超级连接时,使人工智能有了机会刚刚萌芽,这时人们对人工智能很担忧,担忧人工智能会导致失业、导致社会结构和道德伦理的变化,担心过多。但今天回头来看,我们的人口增长了好几倍,但几十年前的社会处在饥饿状态,现在是物质过剩、消费不掉的时代,因为生产发展了。
5G的出现也是一个意外的情况,十年前一位土耳其教授埃达尔·阿勒坎写了一篇数学论文,我们发现这篇论文比别人早,投入了巨大力量做出了5G,5G本身是一个工具,它就像一个道床一样,支撑汽车、火车跑,它是支撑,本身不起什么作用,但现在大家对于5G也是争论不休,要历时证明5G、人工智能能够为人类创造出财富。所以人们对于新生事物要给予信任和宽容,要给大家学术上的自由,允许你歧视,否则哥白尼为什么死了才证明(日心说)呢?基因工程在前进过程中,大家也怀疑会带来副作用,但我们只有通过实验才能证明。所以在今天,我们对于新技术还是要给予宽容和信任。
主持人:任总,对于华为的5G技术有那么多不信任,您是否感到失望和遗憾?
任正非:首先,中国过去是一个贫穷的国家,也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大家都认为中国不可能赶上来,结果出了一个怪物,它赶上来了,就像火车一样,火车跑得比马车快了,这时候大家对于新生事物有些不信任(是正常的),我觉得时间长了还是会信任的,现在欧洲还是大规模地给了华为很多机会,全世界也给了华为很多机会,我认为这已经很宽容了,我已经很满足了,我不能让人人都理解我们,至少是在短时间里。
张文林:我们现在看到的所谓不信任主要是来自于不了解5G的人,真正了解5G的,包括我们的运营商,普遍都还是非常信任的,这也是为什么虽然有很多噪音、很多干扰,我们的5G业务却发展得非常好的原因。
主持人:任总您提出将华为所有的5G技术授权给西方公司,您提出了这个提议,有没有收到任何意向方的联系?
任正非:我们不是授权给所有西方公司,我们是授权给一家西方公司,是独家,让一家公司获得我们的许可,这样才有规模市场给予它支撑。我们认为这家公司应该是美国公司,因为欧洲有自己的5G,韩国和日本也有自己的东西,它应该在改进和发展过程中调整,而美国现在缺了这个东西,我们应该给美国公司独家许可,而且它应该在全世界跟我们竞争,不只限定在美国这个市场范围,可以在全球范围,当然,火星、月球、太阳除外,在其它地方,大家可以共同竞争。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我们跟全世界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继续起跑,我相信在第二轮起跑中可能我们也会胜利。
我已经讲了,5G是一个小儿科,未来最大的产业应该是人工智能,我们希望在人工智能中我们不要造出第二次实体清单,因为人工智能第二次实体清单是不可能存在的,它是以软件为基础的,我们可能会超越,但我们不希望再次出现冲突,我们希望共同为人类提供服务,共同为新社会提供服务。
Peter Cochrane:我觉得现在存在一种扭曲的情况,科学家、工程师以及整个公司都有不信任,我觉得这是政治问题,问题不在于技术或是从事技术的人,而是政治问题,这并不是对于技术的恐惧。你看,3G、4G也有类似的恐惧,但有一些差别,现在是社交网络放大了这种影响,因为大家认为只要数量多就代表着正确性,如果很多人都在做同样的事情,那么它就会成为大范围的影响。
比如现在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可能出现 2000 万社交媒体发布的消息,所以我觉得行业内需要一定的合作和努力来打消大家的疑虑,这是我们需要做的,因为现在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存在技术问题,如果真的有证据,比如你真的有证据证明在医疗行业技术会杀人,那这真的是很大的问题,但我觉得我们需要切实的证据才能证明新的技术确实会危害人类,而现在没有这样的证据。
除此以外还包括一些舆论领袖,他们发表的内容有枪伤等内容,但他们没有实际证据证明5G的危害性。在英国,很多人不希望有登杆和网络。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