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正文

百融云创参与编制 |《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报告(2023)》重磅发布

2023-12-21 11:42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近日,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重磅发布《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蓝皮书)。该蓝皮书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蓝皮书系列之一,是金融科技领域前沿性和实践性的专业报告,由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组织,联合百融云创、中国金电、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华为、腾讯等 70 家金融机构、科技公司、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共同完成编制。

蓝皮书对照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 2025 年)》重点任务,全面回顾并总结了过去一年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情况,透过丰富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新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所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展望金融科技发展趋势。蓝皮书包括总报告、数字技术应用、数据要素与基础设施赋能、数字金融服务、金融科技治理和附录 6 个部分,收录了 63 篇内容详实的金融科技案例,致力于为金融科技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为金融机构提供工作借鉴,为推动我国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百融云创作为科技公司的代表,结合行业观察、自身实践和未来应用三个思考维度,参与蓝皮书部分章节的编写,为行业发展贡献百融之智。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价值日益凸显。去年年末,《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下称《意见》)正式印发,从顶层规划上提出了要培育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服务生态的总体要求。今年 12 月 15 日,国家数据局发布《“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 2026 年)(征求意见稿)》,从行动层面部署了 12 项重点行动。重量级政策的陆续发布,使得数据要素的融合应用和综合治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围绕数据要素这一重要议题,在蓝皮书中,百融云创从流通规则、治理能力、权属划分等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全面阐述数据要素有效流通和价值释放所遇到的挑战,并提出解决之道。

百融云创指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是不可逾越的“生命线”,在此基础上,促进多个非互信数据源有效融合,同时保障全流程可验证、可追溯、可解释、可审计、可监管,是数据要素融合应用的重要实践。

在推动数据要素融合应用方面,百融云创指出强化新型技术的重要性。多方安全计算、联邦学习等隐私计算技术在促进数据要素融通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搭建政产学研的交流合作平台,带动更多学科参与促进数据要素流动,强化隐私计算等新兴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场景应用,能极大消除各方对数据安全的担忧,打造“数据可用不可见,用途可控可计量”的数据共享流通治理体系。同时,多模态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提供了全新的想象空间和广阔的商业前景。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2025全球金融科技八大趋势解读--马上消费金融引领创新

    国际知名咨询机构普华永道发布《2025全球八大金融科技创新:独特视角》报告,深入分析了全球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报告指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的浪潮下,金融科技已成为全球数字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并向“智能”与“安全”新时代迈进。中国在金融技术领域的专利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多家中国金融机构成功跻身全球前20名。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智能客服、生物识别等关键技术领域,中国企业表现出显著优势。此外,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在“AI心理学”相关专利数量上全球领先,占8席,工商银行、平安集团、中国银行等位居前列。在服务领域,中国企业在“情感智能”专利量全球前十中占据6席,工商银行、中国商银行等上榜单前五。总体来看,中国金融科技企业不仅技术储备雄厚,且在应用场景方面展现出明显优势。

  • 2025第十届中国科技金融论坛(年会) 暨第七届中国金融30人学术大会即将盛大启幕

    4 月 7 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国家金融人才服务中心、中国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等机构联合主办,科技金融政策发起单位中央社会工作部、商务部、中央金融办、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科技部等部委业务指导,央金融办联席会议中心策划的第十届中国科技金融论坛(年会)暨第七届中国金融 30 人学术大会将在北京长安街上的民族饭店隆重举�

  • 马上消金:金融科技智能化与安全化并重的未来趋势

    近日,国际知名咨询机构普华永道发布《 2025 全球八大金融科技趋势:专利视角》报告,深入剖析了全球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报告指出,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下,金融科技已成为全球数字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其创新正迈入“智能”与“安全”并重的新时代。报告对全球金融机构的专利申请量进行了盘点和分析。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金融科技专利申�

  • 苹果AI落后原因曝光!2023年关键决策失误

    苹果在AI领域的滞后发展,可以追溯到2023年的一次关键决策失误。苹果AI团队在2023年向CEO蒂姆库克提交了加倍预算的提案,希望购置更多GPU以加速AI开发。导致苹果在AI领域发展滞后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出在库克身上,库克被指不愿为产品团队提供清晰方向。

  • 易宝支付唐彬出席亚洲科技变革峰会,助力金融科技生态构建

    在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背景下,2025年3月12日至13日,由《经济学人》主办的第五届亚洲科技变革峰会在香港隆重召开。本届峰会汇聚了500余位各领域的领袖人物,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著名物理学家布莱恩・考克斯等。面对技术迭代与生态协同的双重挑战,易宝支付将持续以人工智能为杠杆,深化与金融机构、政府及产业各方的合作,推动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等场景的智能化升级。

  • 金融科技高效率!四川天府银行用6.52亿诠释“秒级时代”

    2025 年 2 月 20 日,在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及南充市分行的充分指导下,四川天府银行成功完成了全省首笔债券质押类支农支小再贷款券款对付(DVP)结算业务,规模达6. 52 亿元。此举的成功,标志着全省支农支小金融工具数字化升级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中国人民银行近日正式上线债券质押类支农支小再贷款券款对付(DVP)结算业务。该模式通过“一键式”资金闭环操作,实现�

  • 首部45.44亿夺2023年票房冠军!张艺谋执导《满江红2》来了 2026年见

    据欢喜传媒发布的公告显示,正在筹划张艺谋执导的新作品《满江红2》。公告中指出,《满江红2》将于2025年下半年筹备,年底开拍,2026年与观众见面。在张艺谋看来,电影《满江红》也在表达一种传承,把一种积极、乐观的正能量传递给大家。

  • ToB标杆!容联入选量子位「2025中国AIGC应用报告

    量子位智库发布《2025中国AIGC应用全景图谱报告》,容联云凭借在金融行业的大模型创新实践入选To B类标杆厂商。报告显示,2024年国内AI应用正从技术探索转向提质增效,企业需求从单点工具转向全链路生产力重构。容联云通过六大应用矩阵重构金融服务全流程:1)AI+营销实现全链路精准决策,转化率提升30%;2)AI+客服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某城商行客诉率降�

  • 喜报|金融壹账通数智银行AI平台入选第五届金融科技创新优秀案例

    第五届"NIFD-DCITS金融科技创新案例"大奖揭晓,金融壹账通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共创的"数智银行一站式AI平台"凭借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创新表现入选20大优秀案例。该平台专注金融风险信息的智能感知与认知,开放300多项AI核心算法API,覆盖4000多个金融业务场景,已累计调用突破百亿次。平台通过模块化设计适配不同规模银行需求,为小微企业提供高效融资服务,大幅降低融资成本。目前以香港和新加坡为核心,业务辐射20个国家和地区,助力全球金融机构提升运营效率、优化客户体验。此次获奖彰显了中国金融科技创新的国际竞争力。

  • 金融壹账通数智银行一站式AI平台入选第五届金融科技创新案例

    近日,第五届“NIFD-DCITS金融科技创新案例”评选结果正式揭晓,由金融壹账通和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共同研发的数智银行一站式AI平台,凭借卓越的金融科技创新能力和落地成效,成功入选 20 个优质案例,并收录于《数智创新+金融强国:金融科技创新实践》一书,该书将由人民日报出版社正式出版。《数智创新+金融强国:金融科技创新实践》第五届案例征集活动由国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