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正文

秦淮数据张炳华:拥抱AIGC时代,数据中心需具备5大能力

2023-09-15 08:48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9 月 13 日- 14 日,由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ODCC)主办的“ 2023 开放数据中心大会”在北京举行。ODCC 技术专家组主任专家、秦淮数据集团CTO张炳华出席大会主论坛,发表题为《拥抱AIGC时代 创新引领未来》的主题演讲,深入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时代给数据中心行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以及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必须具备的五大能力,并分享了关于产业变革的前沿洞察和应对行业挑战的全栈式解决方案。

AIGC风起云涌及能效要求不断提升,是影响数据中心未来发展趋势的两大核心变量。张炳华表示,随着主流CPU、GPU功耗和服务器节点功耗指数级增长,数据中心亟需进行技术创新和模式变革,要具备大规模、高算力、高弹性、高能效和智能化五大能力,才能应对人工智能大模型带来的算力供给和能耗挑战。五大能力具体是:

大规模:单个AZ(可用分区)需能提供1~ 5 万卡GPU大规模的算力和存储资源,满足人工智能应用对数据和计算的需求,未来单个数据中心的IT容量规模将超30MW;

高算力:机柜功率密度达到21kW或更高,具备高性能的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以支持复杂的人工智能算法和模型训练;

高弹性:分布式、全预制模块化设计,风冷、液冷等多种兼容架构,支持多种功率密度机柜场景,能够灵活地调整计算和存储资源,以适应AI应用在不同时间段的波动需求;

高能效:极简供电,极 致冷却,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采用融合式数据中心全栈式解决方案,通过优化设计和运营策略,降低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效比;

智能化:借助AI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数据中心的自动化管理和优化,实现智能监控、智能预测、智能散热、故障智能定位,提高运营效率。

秦淮数据集团CTO 张炳华

秦淮数据对算力发展的趋势有所预见,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成功打造出“磐石”模块数据中心架构。该架构包含六大系统和 24 个产品模块,以技术先进、灵活弹性、产品预制、按需搭建为目标,全面覆盖从建筑模型到供电、冷却等全周期业务场景。基于该框架,秦淮数据近期发布AIGC新一代数据中心全栈解决方案,包括“玄铁”智能电力模块3.0、“玄冰”磁悬浮相变冷却系统、大规模全预制数据中心技术、鲲鹏IDC运营平台四大产品,为大模型时代数据中心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框架和演进路线。

此外,在大会现场,秦淮数据主持编写的《冷板液冷工程标准化及技术优化》白皮书和《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白皮书》正式发布。其中,《冷板液冷工程标准化及技术优化》白皮书详细介绍了冷板液冷的技术特点、标准化发展方向,提出了关于冷板组件、快速接头、冷量分配单元CDU等产品的标准制定建议,为推动冷板液冷技术在行业的充分落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秦淮数据集团产品研发&规划总监 王舜

该项目负责人、秦淮数据集团产品研发&规划总监王舜在解读白皮书时表示,冷板液冷以往以定制化为主,不利于产品的规模性推广。希望通过此白皮书的技术普及,推动冷板液冷产品标准化,提升冷板式液冷的兼容性,加速冷板液冷系统的推广及应用,同时降低产品成本,助力规模性应用。白皮书还专门介绍了接液材料最 新发展方向,并详解负压液冷、相变液冷和气-液混合技术等最前沿的冷板液冷技术。

秦淮数据创新与实践紧密结合,已经建立冷板液冷标准架构体系,实现20~30kW及以上的高密度液冷液体冷却的规模部署。在实际运营中,使用该技术的数据中心全年PUE低至1.15,WUE低至0.2,达到节能节水双赢。

面对AIGC时代的挑战,数据中心必须进行深度的技术变革和模式创新。张炳华表示,秦淮数据将积极拥抱这一变革,以全栈式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构建更有效、更绿色、更具竞争力的数据中心。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亿信华辰新书《数据治理项目实施指南》发布,为企业数据治理提供全景式实战蓝图

    2025年11月17日,亿信华辰在第四届数据治理年会上发布新书《数据治理项目实施指南》。该书针对企业数据治理中“起步难、落地慢、见效迟”的共性难题,提供从战略到执行的全周期方法论支撑。核心价值包括厘清治理战略、提供实战方法、启发场景化应用及建立持续运营机制,通过“方法论+场景化+案例库”体系,结合多行业实践案例,为企业数字化转

  • 小渔夫“AIGC”双算法获国家备案,GEO效能再进阶!

    11月6日,国家网信办发布《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清单》,小渔夫自主研发的“产品营销文本生成算法”和“博客文章文本生成算法”正式通过备案。这标志着公司在GEO出海营销领域实现合规化与标准化,两项算法分别用于高效生成多语言产品营销文案和深度行业博客内容,助力外贸企业精准构建AI时代内容优势,提升出海竞争力。

  • OceanBase发布首款AI数据库seekdb:三行代码构建AI应用 实现百亿级多模数据混合搜索

    今日,在2025 OceanBase年度发布会上,OceanBase发布并开源了其首款AI数据库OceanBase seekdb(简称seekdb)。 开发者仅需三行代码,即可快速构建知识库、智能体等AI应用,轻松应对百亿级多模数据检索,真正实现开箱即用”的AI数据基座。 该产品支持向量、全文、标量及空间地理数据的统一混合搜索,深度融合AI推理与数据处理,并兼容Hugging Face、LangChain等30余种主流AI框架。 这一�

  • 六部委严选国家绿色数据中心 互盟智算中心树立大湾区节能新标杆

    近日,六部委联合发布2025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名单。深圳互盟科技旗下的互盟5G数据交换中心成功获评互联网领域国家级绿色数据中心认证,成为广东省该领域仅有的6家入选单位之一。该中心在能源高效利用、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获国家层面认可,采用先进节能技术推动PUE降至1.25以下,并通过AI运维平台实现智能化管理。互盟表示将持续践行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助力国家"双碳"战略实施。

  • 数据分析迎来“智能体”时代,火山引擎披露多智能体架构性能优化关键

    在2025智能大会暨第18届中国R会议上,火山引擎专家分享了Data Agent在业务数据分析中的性能调优实践。报告指出,数据分析正从传统商业智能向数据智能体跃迁,其核心能力扩展到复杂任务的自主执行与决策。Data Agent通过工具生态、运行时管理与安全环境设计,实现全场景覆盖,具备多步骤任务规划与动态调整能力,显著降低企业数据分析门槛并提升洞察效率。未来该技术将融合多模态理解与实时计算能力,在金融、制造、医疗等领域形成规模化落地,成为企业数据价值释放的核心引擎。

  • 菲·凡|从“货物之港”到“算力之锚”,一座智算中心与数字丝路的时代交响

    文章回顾马尼拉湾四个世纪前的大帆船贸易塑造的开放基因,如今正通过数字技术延续。HIVE菲律宾融合计算中心作为"数字丝路"新航标,以高标准基础设施连接东亚与东南亚,承载人工智能训练、云计算等多元需求。面对东南亚数字经济高速增长(2024年数字贸易达2630亿美元),该中心通过Uptime Tier III认证、本地化合规策略与人才培育,既满足出海企业算力需求,更实现技术优势与本地文化的深度融合,成为数字时代的"智慧桥梁"。

  • 网易数帆发布“知数”助理,让企业看懂数据背后的真相

    11月13日,网易数帆在杭州发布智能数据分析产品“网易知数”,定位为面向企业业务场景的通用型智能数据助手。该产品能自主完成需求理解、数据分析、可视化报告及决策建议,实现从数据查询到决策支持的闭环。网易知数已通过中国信通院最高4+级可信AI评估,成为业界首批获此认证的数据分析智能体,其可靠性和稳定性经过网易内部业务长期验证。此次发布标志着网易数帆从“数据工具提供商”向“数据应用价值赋能者”转型,助力企业在复杂市场中提升数据驱动决策能力。

  • 店小秘ERP【刊登报表】重磅上线!发品数据全掌握,运营决策快人一步!

    店小秘ERP推出“刊登报表”功能,解决跨境卖家运营痛点。该功能从业务员、平台、时间、店铺、SKU五大维度分析全链路数据,直观展示核心指标,帮助卖家精准优化发品策略、锁定高潜力产品、判断高盈利市场。支持多维度筛选与权限管控,免费向所有用户开放,实现数据驱动决策,提升运营效率与业绩。

  • 玄武云通过DCMM三级认证 数据管理能力获国家级权威认可

    玄武云科技(02392.HK)近日通过国家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稳健级(三级)认证。该认证依据国家标准GB/T36073-2018,标志着公司在数据战略、治理、安全、质量等八大能力域达到国家权威标准。公司建立了覆盖数据标准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的完整体系,将数据管理融入产品研发与业务流程,为云通信与AI业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未来将持续深化数据能力建设,探索数据要素创新应用,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

  • GEO品牌监控平台横评:哪家工具的数据最准?

    本文测试多款GEO监控工具,发现同一关键词在不同工具中曝光率差异高达40%,直接影响AI推荐排名。通过对比测试,国际工具覆盖ChatGPT等平台但缺失国产AI,国内工具AIBase专注豆包、DeepSeek等平台,准确率达90%且提供竞品对比、场景还原等深度分析。建议国内企业首选AIBase,全球化业务可组合使用国际工具,并强调工具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数据持续优化内容策略。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