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mbian的惰性死亡
2010年第二季度的智能手机市场统计显示,诺基亚以2380万的出货量依旧占据了这块市场38%的份额,同比增长超过四成,但是,iOS的增长幅度却高达61%,而更耸人听闻的是Android的表现,其市场占有率相比去年同期暴涨了886%,同时,Android还以34%的市场占有率成为了美国最大的智能手机操作平台。
在这中情况下,三星、索爱纷纷选择抛弃Symbian转投Android,最终只剩下诺基亚独自支撑,曾经靠着Symbian系统在智能手机市场上建立起来的近乎无敌的优势正逐渐被竞争对手所蚕食。
自 2002 年正式发布以来,8 年的时间里,iOS 和 Android 先后崛起,攻城略地逐鹿市场,疯狂侵蚀诺基亚的领地,但 Symbian 却没有拿出足够的应对措施,以近乎若罔闻的姿态袖手旁观市场上的风起云涌。
曾经引领他们攀上辉煌巅峰的Symbian在他们眼中已经足以优秀,优秀到在2006年一年便售出了超过6000万部,优秀到在测试后因为iPhone昂贵的制造成本、并不占优势的网络工作环境以及抗摔不佳所以认定其不会成功,优秀到成为他们无法挣脱的沉重枷锁和负担。

2007 年,尽管早于 iPhone 整整一个季度发布了 N95,但是仅从硬件参数作比较,在屏幕尺寸、处理器、内存以及传感器等方面,苹果的初代产品都毫无悬念地胜过诺基亚这款搭载 S60 III系统的主力旗舰手机, 而 iPhone 在触屏和传感器上带来的操作和用户体验的革新以及与互联网的紧密融合更是让消费者趋之若鹜。

2008年问世的5800系列虽然在性能上有了极大的提升,但是App Store的推出让诺基亚措手不及,当硬件参数和iPhone之间的差距缩小之后,诺基亚却无奈地发现,自己在第三方应用的开发支持和系统生态方面已经全面落后于苹果。

到了2010年,卷土重来的N97甚至连和苹果一试长短的资格都没有了,这一年,摩托罗拉借助Android推出了Droid系列,Android和iOS正式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双雄。
诺基亚已经称霸手机市场很久了,Symbian 霸占智能手机的王座也已经太久了,久到用户和市场都对此已经耳熟能详烂熟于心,久到大家都已经不耐烦。
大家对全键盘已经厌烦了,对复杂拖沓的应用程序寻找已经厌烦了,对小尺寸屏幕已经厌烦了,对拙劣的浏览器已经厌烦了,对 Symbian 低效的操作方式厌烦了……
社交网站、游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了更精彩更丰富的呈现方式,智能手机让更多的日常生活场景有了更多的应用方式。用户需要并渴望着属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智能手机,但是,很显然诺基亚并没能做到这一点。
苹果见证了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Google 则适逢其会对这股潮流推波助澜,而资格最老曾经最大的赢家诺基亚如今却成了一个落寞的看客而已。
形势对诺基亚越发不利,更加火上浇油的问题是开发者也开始逃离。
Symbian 系统本身复杂的架构对开发者来说极其不友好,而 S60 III 推出的矫枉过正的签名证书更极大地加重了他们的开发成本,开发者纷纷转战更具吸引力的苹果 App Store。
用户流失,开发者撤离,诺基亚和 Symbian 面对这一切,试图靠着推出新的支持电容屏和多点触控的 Symbian^3 系统在风起云涌的智能手机市场扳回一城,首款搭载 Symbian^3 的旗舰机型N8寄托了诺基亚人的热切期望和重回巅峰的希望。

原定 2010 年第二季度推出的 N8 一直延迟到 9 月底才面世。好消息是,N8 是诺基亚史上预售情况最好的手机,而且在第四季度一共卖出了 400 万部,重新赢回了市场和用户的关注。坏消息是,相比对硬件设备得到的好评,外界对 Symbian^3 系统却并没有多少好感,批评和质疑不绝于耳:
It really is a pity: this is such marvellous hardware - let down by the failure to identify how good software should behave
诺基亚试图通过新的 Symbian 系统救亡图存的努力实际上已经宣告失败,除了卡片式的多任务呈现方式、分页的主界面之外,新的 Symbian没有任何真正实质性的改进,在 iOS 和 Android 的夹击之下,Symbian^3 全无招架之力。
不止是普通的用户,连诺基亚自己都已经渐渐认识到,Symbian 实际上已经成了强弩之末,N8 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已。从这时起,这个曾经支撑起诺基亚半壁江山的系统在将来的命运便已经悄悄决定了,没有任何回寰的余地。

2012年2月,诺基亚发布了配备4100万像素蔡司镜头的 808 PureView ,这款以前所未有的摄影质量而名声大噪的手机成了最后运行 Symbian 系统的设备。
由艾洛普宣布死期,或许是对后期在诺基亚发展中阻碍作用体现更加明显的 Symbian 的最大尊重。
转 2011~2013:生死浮沉三年纪
前传:英特尔的祸根因果
2009 年,当诺基亚与英特尔合作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注意到英特尔前总裁巴瑞特的看法:
We will have to wait a few years to see if the deal is successful
孰料一语成谶,不过2年的时间,诺基亚与英特尔的结盟就土崩瓦解——这次合作最终演变成为一个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黑洞,并最终以苦涩而尴尬的失败而告终。
当时,不仅是美国,在包括英法等欧洲国家在内的主要智能手机消费市场,LTE网络已经显现出必然成为主流的趋势,不支持4G的智能手机则渐渐被排挤和抛弃,而诺基亚恰恰在这一点上做出了错误的抉择,而这一选择让 MeeGo 设备注定成为市场上的输家。
诺基亚和英特尔早在 2005 年就开始联合开发 4G 标准 WiMAX,然而延宕至2010年,这项耗时 5 年的技术依旧进展迟缓,实际速度远远低于理论速度,同时由于缺乏运营商的支持,迟迟未能进入到大规模的商业使用阶段——最终,英特尔在 2010 年裁撤了WiMAX项目办公室。
自己一力支持的 WiMAX 标准成为弃儿,而英特尔的芯片又不支持 LTE 标准,直接导致了 Meego 智能手机在 4G 网络大行其道的时代失去了与别人竞争的起码资格。
再往前追溯的话,我们会发现,MeeGo 和诺基亚的败局其实在更早之前已经决定了。
2008年10月,德州仪器宣布将在接下来的三个季度之内停止研发基带模块业务,并表示日后将专注于 OMAP 4应用处理器的开发上。之前诺基亚就已经决定了只从一家供应商购买应用处理器和基带模块,现在,遭遇此变故,它必须在英特尔和高通之间二选一,但是,高通只对硬件适配感兴趣,而且,相比诺基亚,它更看好 iOS 和 Android,也更愿意与苹果、三星等厂商合作。
于是,诺基亚的选择只剩下了英特尔。2009年6月,双方宣布了合作计划,英特尔成为诺基亚的芯片供应商。
然而直到 2012 年,基于 x86 架构的 Atom SoC 的智能手机才正式面向消费市场,英特尔今年才发布了支持 LTE 基带的芯片。
而在 MeeGo 系统的开发上,英特尔也并非和诺基亚同心同德,由于 MeeGo 在设计之初就就同时支持 ARM 和 x86架构,英特尔担心因为 Atom SoC 和 MeeGo 系统的硬件适配还没有完善使得 x86 架构最终被抛弃,于是把系统的开发全都推诿给了诺基亚。
最后,在系统、芯片以及网络标准三个层面,诺基亚以罕见的毫无罅隙的亲密姿态把自己和英特尔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事实证明,比起之后受到大家质疑和争议的和微软的合作,和英特尔的结盟对诺基亚来说危害更大,影响也更加深远,早在那是,诺基亚的一蹶不振就已然埋下了祸根。
无论诺基亚人对寄托了自己深切希望的 MeeGo 有多么的热爱与珍重,无论这个系统在设计和功能上有再多优秀令人喜爱的闪光点,却都无法改变从诺基亚与英特尔合作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决定了它被市场抛弃的必然命运。
诺基亚醒悟到这一点的时候已经太晚了,它也曾经和高通讨论过合作的可能性,并计划推出基于高通骁龙 SoC 的 MeeGo 智能手机,但是直至2011年,这一计划依旧停留在研发专门面向美国市场的 N9 机型(RM-716)上——直到年末发布 Windows Phone 手机时,诺基亚才终于放弃了英特尔芯片而终于转向高通。
2011年,诺基亚与微软的结盟实际上宣告了和英特尔关系的结束,对当初因为 Atom 芯片遭到 Windows 7抛弃而寻求和诺基亚合作的英特尔来说,这样的历史循环未免有些太过讽刺。
英特尔CEO欧德宁对诺基亚的「背叛 」耿耿于怀,做出了近乎刻薄的评价:
In hindsight, Nokia was the wrong partner to have picked
回想两年前,英特尔何等意气风发,丝毫不掩饰自己进军梦寐以求的移动市场的欣喜若狂:
to Shape Next Era of Mobile Computing Innovation
和英特尔的合作让诺基亚白白失去了移动智能战场最瞬息万变的时机,让诺基亚付出了前所未有的惨重代价,为之后诺基亚的命定失败的棋局埋下了最出神入化的断点。
可怜的是,面对这样的残局,即使复盘,诺基亚也几乎没有丝毫可以起死回生反败为胜的可能性——再回到三年前,它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热门评论
2010年9月,史蒂芬·埃洛普正式从微软跳槽至诺基亚出任CEO,之后诺基亚的市值三年缩水了六成,最后还让微软以71亿美金低价收购了诺基亚,实在是一个糟糕透顶的诺基亚CEO,表现优异的"卧底"
纵观最近的消息,可以看出微软收购诺基亚的真正意图可能并非是借助诺基亚的品牌宣传WP手机,更有可能是利用诺基亚研发、设计、创新等技术,让带有微软Logo的智能手机被大家认识。
微软收购诺基亚是一个完美的结合。微软负责让用户产生摔电脑的怨气,诺基亚负责让用户可以放心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