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斯波不相信眼泪:2007~2013诺基亚覆亡全写真

导读

从作坊式的造纸厂发展到一家世界级的一流大企业,诺基亚花了超过一百年的时间,然而仅仅数年的工夫,它就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最终遭遇被收购的命运。从辉煌顶点坠落的过程中诺基亚究竟发生了什么?它的故事又能为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和教训呢?请看本期特别报道「赫尔辛基不相信眼泪」

起 转捩点

天人五衰

忽然之间,诺基亚发现自己已经从风光的顶峰渐渐滑落下去

1

埃斯波位于芬兰南部,是芬兰仅次于赫尔辛基的第二大城市,诺基亚的总部就设在这里,这座并不算大也不有名的城市见证了诺基亚由盛及衰的全过程,那是一个漫长的故事,亦是一个让人百感交集的故事。

2007年,是这个故事的起点……

康培凯(Olli-Pekka Kallasvuo),1980年便加入了诺基亚,那时的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法律顾问而已,之后,他花了26年的时间最终攀上这间公司的权力最高峰,此时,距离诺基亚首度成功超越摩托罗拉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厂商已经过去了八年的时间。

康培凯接手的时候正处于诺基亚盛世,2007年,诺基亚占据了整个手机市场四成的份额,把持了全球一半以上的智能手机市场,Symbian 系统独吞智能手机操作系统73%的比重。

这一年,诺基亚销售手机4.37亿部,同比增长26%,收入511亿欧元(约740亿美元),同比增长24%,盈利72亿欧元,同比增长67%,利润额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直以来的死对头摩托罗拉,2007年手机销量仅为1.59亿部,销售额为190亿美元,全年共亏损4900万美元,公司CEO詹德(Ed Zander)无奈之下只好黯然离职,同时,还被迅速崛起的三星挤到了市场上第三的位置上。

三年,并不算很短,但是对诺基亚这样一家正如日中天的巨无霸企业来说,几乎还没有反应过来,市场就已经发生了让其猝不及防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1

有多少人会料到苹果2007推出的功能并不完善的iPhone在接下来的15个月里卖出超过610万部,并在随后的数年内一发不可收霸占智能手机市场?

有多少人会预想到,Google在2005年仅仅以5000万美元代价收购的Android会在接下来的2年时间里就成功进化成为一个新的移动平台,并在2011年成功超过Symbian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移动智能操作系统。

又有几多人会猜到南海孤岛上代工厂出身的HTC最终竟然能进化成为一家一飞冲天一度成为Android市场王者的国际企业,又有几多人会猜到摩托罗拉能够借助Android的东风起死回生咸鱼翻身。

2

2010年,Symbian系统的市场占有率只有36.6%,尽管依旧还是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王者,但是其一溃千里的形势已然无可扭转,之后的颓势也早早注定。

自苹果推出iPhone以来,诺基亚的股价在三年里已经跌去三分之二,和Google借着Android平台组建OHA的时候相比,诺基亚的市值则从1500亿美元跌至350亿美元。

三年的时间,已经足以让诺基亚从风光无限的巅峰无声无息地坠落下来。

狂想曲

本来,诺基亚也曾经有机会改变历史的进程,可惜的是,这种可能性最终只成为了历史的谈资而已

但是,诺基亚在此期间却也并非无所作为,事实上,它也曾经有机会改写历史。

早在2007年,这家芬兰公司就已经预见了移动互联网势不可挡的趋势,于是计划推出与iTunes类似的网络服务来抢占未来,7月份的一次谈话中,康培凯曾经做出了意味深长的暗示

The convergence of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s and Internet industries is opening up new growth opportunities for us, both in the devices business as well as in consumer Internet services and enterprise solutions.

8月,诺基亚推出社交网站Mosh,10月底,在英国推出线上音乐商店Nokia Music Store,这一系列动作都是诺基亚之前公布的Ovi计划的一部分,一年之后,Ovi服务正式发布。

ovi是一个芬兰语词,意味着「」,正如之前康培凯所强调的那样,这个包罗线上音乐、游戏、视频、地图等服务在内的互联网服务对当时的诺基亚来说,看上去得的确像打开了是一个极富吸引力和说服力的未来的大门。

然而,这家公司的远见和雄心却最终被其糟糕的执行力毁于一旦。

尽管获得了来自四大唱片公司的支持,但是,实际上对移动互联网还处于懵懂状态的诺基亚甫一推出这项服务,就遭遇了外界的空前恶评

it completely and absolutely sucks

2011年5月16日,在宣布转投Windows Phone阵营之后94天,在包括英国在内的全球27个国家关闭Ovi音乐服务之后119天后,在诺基亚耗资81亿美元收购数字地图服务商NAVTEQ后的第1223天,诺基亚最终宣布终止了Ovi品牌。

此时,距离Ovi首次公诸于世的日子不过三年不到的时间,就在这一年,苹果的iTunes音乐下载量和App Store的下载量双双超过150亿次,还是在这一年,Google Play的前身Android Market拥有了超过38万款应用,应用下载量超过100亿次

上溯至2000年,当时的诺基亚设计总监Frank Nuovo带领团队开始研发一款新的智能手机,按照他们的设想,这是一部触屏手机,只有一个按钮,可以在线购物,可以玩赛车游戏。

此时,乔布斯在回归千疮百孔的苹果4年之后正式成为CEO,心中所牵挂的只是把苹果公司从还有90天就倒闭的境地中拯救过来,他心中勾画iPhone的宏伟蓝图在4年之后才开始落实。

更早一些,上追到90年代,诺基亚彼时便已经着手秘密开发无线网络连接的触屏平板设备,设想与此相似的iPad平板直到2010年才由苹果推向市场。

在过去10年时间里,诺基亚在研发上的投入高达400亿美元,共进行了27宗收购案,有具体数额披露的收购案总金额超过100亿美元,公司专利组合的总价值超过60亿美元。

然而,这些神奇而伟大的构想却统统没有转化为可以帮助它赢得市场的产品,诺基亚最终没有能拿出任何足够能够颉颃iOS以及后起Android的杀手锏的产品。

所有的期望和寄托最后全都付诸东流,诺基亚有着不输给苹果、Google的工程师们,但是这家公司却白白浪费了他们试图挽救诺基亚的天才和努力。

答案

诺基亚为自己寻找到新的 CEO 埃洛普,一场蓄势待发的变革正蠢蠢欲动

时间足以改变一切,不过三年时间,却已经让诺基亚沦市场上的输家,形势对它来说已经变得越发严峻,面对iOS和Android的夹击,要应付来自三星、HTC、摩托罗拉等的合围之势,形单影只的诺基亚越发感到孤单与心有余力不足。

老兵不死,他们只是慢慢凋零,而这种无可奈何接受落败、销声匿迹的过程,对老兵来说无疑是最痛苦最难以接受的。

诺基亚即如是。

惨痛的现实触目惊心般地耸然堆砌在众人面前,在这个缤纷混乱的时代,生或死,往往只有一线之隔,输或赢,也只是瞬息变化的事情,向左还是向右,失之毫厘变差之千里。现在,诺基亚终于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站在自己命运的拐角处,它茫然无措地发现,前途看起来是那么渺茫。

重生,还是坐以待毙?

这是摆在诺基亚前面的一个急迫的难题。

面对惨烈的现实,康培凯除了反复重申要么开除我,要么支持我」之外,也没有更多有力的措施,在此局面下,诺基亚只有重新寻找自己的领路人,被迫经历当年摩托罗拉经历的一切。

但是要为诺基亚寻找一位合适的 CEO 却也不是那么容易,一位当时美国科技大公司的CEO在和诺基亚方面见面后,对这家公司CEO职位根本无感,因为他不想去芬兰,而另一位候选人干脆直接拒绝了诺基亚的约见。

3

接班的传闻喧嚣两个月后,2010年9月10日,诺基亚终于宣布任命新的CEO埃洛普(Stephen Elop),这无疑是极具象征意义的举动,在这家芬兰公司的历史上,这是首次任用非芬兰籍的 CEO。

从2008年到2010间,这个加拿大人——外界猜测这样的身份使得埃洛普相比别人获得了对美国人一直抱有戒心的芬兰公司更多的好感——负责微软的商业部门,主导了 Offcie 2010 的开发和推出,在当时的微软内部,甚至不乏人认为埃洛普是鲍尔默潜在的接班人选。

康培凯治下的四年,诺基亚达到辉煌的巅峰,然后却渐渐黯淡下去,诺基亚人在期待,对手在观望,外人在好奇,这位前微软高管究竟给诺基亚带来怎样的新气象?

五个月后,大家得到了答案。

热门评论

2010年9月,史蒂芬·埃洛普正式从微软跳槽至诺基亚出任CEO,之后诺基亚的市值三年缩水了六成,最后还让微软以71亿美金低价收购了诺基亚,实在是一个糟糕透顶的诺基亚CEO,表现优异的"卧底"

笑远山 2013-9-25 12:30:02

纵观最近的消息,可以看出微软收购诺基亚的真正意图可能并非是借助诺基亚的品牌宣传WP手机,更有可能是利用诺基亚研发、设计、创新等技术,让带有微软Logo的智能手机被大家认识。

WP-追梦洋 2013-9-19 8:10:32

微软收购诺基亚是一个完美的结合。微软负责让用户产生摔电脑的怨气,诺基亚负责让用户可以放心摔。

桶爷 2013-9-22 15:12:08

相关文章

  • 那些遍布互联网的阴招

    那些遍布互联网的阴招

    本文主要揭露了网络服务商利用用户的疏忽大意,在界面和交互设计上大做文章,设计各种难以察觉的默认选项和条款陷阱,从而诱骗用户注册服务并从中牟利的行为。文章还探讨了见招拆招的应对方式,并指出最有效的防范就是用户自我觉醒、增强判断能力。

站长之家微博
站长之家微信

评论

相关介绍

修司 修司

本专题策划/制作者

世界潮流,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从互联网诞生至今,我们经历了此前从未有过的激荡岁月,在这股大潮深刻改变每个人之前习以为常的生活、思考方式的同时,科技与商业的运作法则、趋势也悄然发生了变化,革命和进化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词。

微软曾经风光无限,苹果历经消沉最终在乔布斯的带领下重归巅峰,索尼在同市场渐行渐远之后如今正蹒跚着寻求正确的道路,诺基亚轰然倒塌,摩托罗拉黯然消亡。

Myspace 落败于后期 Facebook,车库里打造出来的 Google 最终成长为巨人,30岁才创业的贝佐斯一手将 Amazon 打造庞大的互联网电子商务帝国,Twitter 不止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同时还间接影响了伊朗的政治生活。

在中国,这样迅疾而激烈的变化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从瀛海威那句著名的「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 1500米」至今,中国的互联网经历了更加惊心动魄的激变。

在这场变革嬗变的过程中,生与死,兴与衰,成与败,这样的故事总是不厌其烦地相与伴随——不止是某个人的故事,不止是某家公司的故事,更是这个时代的缩影。

这就是「启示录」想做并正在做的。

我们为你讲述那些激动人心的故事,讲述在时代变局中那些发人深省的故事,讲述成功的失败的公司与人的经验教训,我们希望描绘出一副绮丽而宏大的图景,在其中,你能够窥测到互联网与这个时代的脉络与走向。

我们将这个时代的故事,做这个时代的记录者,与你们一起来见证这个美妙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