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平板5 Pro是小米于2021年8月10日发布的平板电脑,于2021年8月16日正式开售。小米平板5 Pro采用11英寸LCD屏幕;长度为254.69毫米,宽度为166.25毫米,厚度为6.86毫米,重量为515克;提供黑、白两种配色。小米平板5 Pro搭载高通骁龙870处理器;后置1300万镜头+500万景深镜头,前置800万超清相机;内置8600毫安时容量电池。2022年8月11日,小米发布小米平板5 Pro 12.4英寸版,搭载骁龙870处理器,售价2799元起。
小米平板5和小米平板5Pro正式发布,作为小米多年后更新的平板产品,这一代的小米平板5系列有哪些升级,两款平板的参数性能有哪些不同之处呢,这里我们来了解下具体的参数信息...
8月9日,据相关爆料,即将发布的小米平板5 Pro再次曝光,新设备不仅会采用更大、素质更高的显示屏,还将为大家带来极为强悍的影像系统,预计该产品将成为iPad Pro最大的竞争对手...
8月9日消息 小米官宣了秋季发布会的部分新品,包括折叠屏小米Buds 4 Pro、小米MIX Fold 2、小米平板5 Pro 12.4英寸版本,大家期待的小米平板6暂时没有出现在预热名单...
今天上午,沉寂了许久的小米平板官微突然公布了全新产品小米平板5 Pro 12.4英寸...
8月11日晚,小米平板5 Pro正式发布,具备12.4英寸屏幕,是该系列全新大屏产品,主打大屏办公场景...
小米15S Pro即将发布,搭载全新自研处理器澎湃P2,支持90W有线快充,升级UWB技术实现精准定位,采用2K全等深微曲屏和三摄系统,电池容量预计达6000mAh,运行MIUI 14系统。
今天是小米15周年纪念日,雷军和一种高管发文为小米庆生。值得注意的是,小米联合创始人林斌发文后还在回复网友时确认了小米15SPro新机的存在。UWB技术也讲在小米15SPro机型上回归,可以深度联动小米SU7系列汽车,让手机更精准的解锁和锁车。
从官方公布的渲染图来看,努比亚平板Pro采用窄边框圆角全面屏设计,屏幕屏占比表现突出。前置摄像头巧妙集成于侧边框,后置则采用单摄影像系统,镜头模组以醒目红色元素点缀,电源键同样延续红色设计,整体风格与努比亚手机产品线保持高度统一。这一设计语言既凸显了产品的科技感,又延续了品牌视觉识别度。
OPPO发布会将在明天举行,这次新品很多,除了X8S/U系列手机之外有旗舰平板OPPOPad4Pro。今天官方提前汇总了新机配置,这是行业首款骁龙8至尊版平板,达到安卓性能巅峰。可以远控Mac电脑支持AI办公助手,堪称是平板阵营的最强生产力工具。
vivo Pad5 Pro发布,售价2549.15元起,配备高性能天玑9400芯片和强大散热系统,支持多种显示技术及生产力应用,兼容PC级WPS、CAJViewer,并拓展远程PC功能,同时搭载深度学习搜索与生产工具支持,内置12050mAh大电池,支持66W快充。
努比亚首款平板Pro将于4月28日发布,搭载第三代骁龙8芯片,配备2.8K 144Hz高刷屏和10100mAh电池+66W快充。支持与Windows PC无线互联、红魔手机秒传文件及自适应投屏。内置AI助手提供修图、文档生成等功能,采用一体金属机身设计,提供锖空黑和极光银两种配色。同期还将发布努比亚Z70S Ultra摄影师版手机。
努比亚平板Pro于4月28日正式发布,国补后起售价2379.15元。该产品配备10.9英寸2.8K大屏,搭载骁龙8+ Gen3处理器,最高16GB+1TB存储组合,10100mAh电池支持66W快充。支持跨设备协同功能,可与努比亚手机实现NFC一碰投屏、文件互传和应用流转,还能作为PC扩展屏使用。AI功能方面支持智能消除照片多余元素、AI扩图修复构图以及AI写真生成,可自动优化光影效果。
今晚OPPOPad4Pro正式发布,这是行业首款骁龙8至尊版平板,达到安卓性能巅峰,断层式领先。核心搭载骁龙8至尊版,基于台积电3nm工艺打造,搭载高通自研第二代定制Oryon架构CPU,拥有两个超级内核与六个性能内核,性能表现傲视群雄。OPPOPad4Pro提供四款配置,首发就支持国补,8256GB2804.15元、12256GB3099元、12512GB3399元、16512GB3599元。
Redmi Turbo 4 Pro即将发布,屏幕升级为6.83英寸大曲率,边框仅1.5mm,材质采用M9发光材料,质感更强、更耐用,抗压能力高达70kg。核心配置上首发搭载第四代骁龙8S芯片,配备1.5K OLED直屏,内置7550mAh超大电池,支持90W快充,并推出三款独特配色。
安兔兔于近日揭晓了3月安卓旗舰手机性价比的排行榜,其中红魔10Pro荣登榜首。红魔10Pro以其12GB256GB的配置,定价为4399元,对于那些预算充裕且对游戏体验有着较高要求的用户言,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选择。相较于价格与理论性能,手机的尺寸、影像效果、系统体验,乃至那些难以言表的主观感受,往往对用户的选择产生更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