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云上盛惠!海量产品 · 轻松上云!云服务器首年1.8折起,买1年送3个月!超值优惠,性能稳定,让您的云端之旅更加畅享。快来腾讯云选购吧!
中国一汽与紫光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聚焦车规芯片关键技术攻关,在国产芯片应用、供应链建设等领域展开合作。一汽正加速新能源转型,2024年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41%;紫光集团拥有完整车规芯片产品线,覆盖计算、控制、存储等环节。双方合作将推动国产高端车规芯片产业化,构建自主可控供应链。此次"总对总"合作模式有助于缩短决策链条,加速技术迭代,为中国汽车芯片产业生态发展提供新动能。
2025上海国际车展4月23日开幕,紫光同芯携汽车控制芯片、安全芯片、功率器件三大领域解决方案亮相。作为国产车规芯片标杆企业,紫光同芯展示了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化的硬核实力,重点推出多款国产MCU产品,包括国内首款获ASIL D认证的动力域控MCU THA6系列,以及新一代THA6 Gen2系列产品。公司还与联合汽车电子成立国产汽车芯片创新联合实验室,开发出首个国产动力域控制器。在汽车安全芯片领域,紫光同芯推出满足车-云-端安全性的数字钥匙等解决方案,产品已获多家头部主机厂和Tier1认可。功率器件方面,紫光同芯展示了全系IGBT、MOSFET自主产品。展会期间,紫光同芯将持续开放展台,与全球汽车产业链伙伴共探中国"芯"力量如何驱动智能汽车未来。
快科技4月4日消息,无论是DRAM内存还是NAND闪存,降价的势头已经终结,接下来又是一轮涨价潮,所有厂商无一例外,包括领头羊三星。据最新报道,三星计划向全球主要客户发出通知,存储芯片将在现有水平上,涨价3-5%。部分客户已经开始就此重新谈判合约采购价。就在日前,美光也通知客户即将涨价。涨价的原因很简单,无论是DRAM、NAND还是HBM,去年的供过于求、库存积压问题都已经基本解决,而市场需求都在大幅上扬,而且预计将在2025-2026年间持续如此。市场数据显示,DDR4内存价格已经连续4个月稳定,DDR5内存价格最近上涨了12%,NAND闪
当地时间周四,随着最后一笔19亿美元款项的支付,SK海力士正式完成对IntelNAND闪存业务的收购。SK海力士正式获得了Intel闪存的知识产权以及员工。支付完剩余的19亿美元,SK海力士通过Solidigm接管了Intel的NAND知识产权,以及研发资源和相关技术员工,实现了对于收购的IntelNAND业务的完整的运营控制。
今天,iPhone16e正式发售,128GB版售价是4499元,512GB顶配版售价是7499元,两者之间相差3000元。不少网友调侃苹果的内存、闪存是金子做的,128GB和512GB差价竟然达到了3000元。值得注意的是,博主刚修好数码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iPhone16e的扩容视频,他表示,iPhone16e与iPhone14内部结构基本一致,扩容过程非常顺利。
见证历史的时刻!全球第一的存储巨头三星,居然购买中国长江存储的专利技术,来打造未来产品在拿到授权的第一时间,三星就宣布了基于相关技术的成果:400多层堆叠的第十代V-NAND闪存。按照三星的规划,2030年左右将做到1000层堆叠!
两家公司预展第十代3D闪存技术,为性能、能效和位密度设立新标准。国际固态电路会议——铠侠株式会社与闪迪公司联合发布一项尖端3D闪存技术,凭借4.8Gb/sNAND接口速度、卓越的能效以及更高的位密度,树立了行业新标准。除非法律要求,否则闪迪不承担更新或修订这些前瞻性声明以反映新信息或事件的义务。
从诞生之日起,闪存就凭借可靠高效的数据存储方式彻底改变了技术行业。美光的故事仍在精彩上演,其在闪存领域的辉煌成就,伴随着每一次的技术革新,如最新的消息所示,正不断书写着新的辉煌篇章。
快科技1月13日消息,据报道,三星位于西安的NAND闪存工厂计划削减产量,减少10%以上,平均月产量从20万片晶圆降至17万片。与此同时,三星在韩国华城的两条关键生产线12号和17号,也面临产量调整,旨在进一步缩减整体产能规模。当前,全球NAND闪存市场深陷供过于求的困境,业界普遍预测今年价格将遭遇大幅滑坡。在此背景下,三星此番举措被视为旨在维护自身盈利能力、促进市场价格稳定的战略部署。值得注意的是,与三星的保守策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竞争对手SK海力士正积极扩大NAND闪存的生产规模,并对自家新技术展现出高度自信。这不仅
快科技12月25日消息,据媒体报道,面对市场需求疲软和价格持续下跌的压力,NAND闪存大厂美光将减少10%的NAND晶圆产量,以调控供给量,期望借此提振市场需求。美光此前公布的财报及展望显示,尽管财务数字符合市场预期,但展望却低于预期,主要由于消费性电子需求未见好转,客户库存仍偏高。美光经营层指出,即使是与HBM2一起引领市场的企业级固态硬盘,到2025年第一季,需求也在放缓。虽然美光认为企业级固态硬盘需求放缓是短期问题,但考虑到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2025年上半年内存市场难以乐观。还有厂商指出,若仅是供需问题,原厂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