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云上盛惠!海量产品 · 轻松上云!云服务器首年1.8折起,买1年送3个月!超值优惠,性能稳定,让您的云端之旅更加畅享。快来腾讯云选购吧!
随时保持联络,随处准备干活,这些戳中了不少打工人”的心酸。说好按时下班,可工作群里的消息依旧响个不停。你下班了还回工作消息吗?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在一份工作报告中披露了一起利用微信等社交软件引发的“隐形加班”案件。在这起案件中,劳动者李某因在下班后通过微信等软件与客户和同事沟通被要求支付加班费。劳动者应该勇敢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企业也应该重视员工的劳动强度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压榨员工。
你还在微信上回复工作上的信息,这算加班吗?张某于2021年5月入职武汉一家团购公司,约定每月工资16000元,每天工作8小时,但经常在下班时间使用微信处理工作事务,有时是简单回复工作问题,有时是召开线上工作会议,短则几分钟,长则数小时。这也让不少网友纷纷点赞,这也算是明确了这件事是违法的,挺好的必须支持,大家怎么看?
微博话题女子下班回复工作消息获赔加班费”引发热议。相信很多打工人应该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晚上下班后,本想好好享受放松一下,但因为一条微信,就不得不放下手头的事情去处理工作消息。这条信息传达的是我们已经不配享有一整块休息的时间只能学会、被迫学会在随机的时间碎片里面安排自己的欲望。
北京某科技公司的一名女员工因未能获得加班费将公司告上法庭。该女员工在下班后、法定节假日以及休息日加班超过500小时,但公司没有支付相应费用。这个案例提醒职场人士,在遭遇加班等不公正待遇时要注意维护自身权益,收集相关证据,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权。
下班期间、休息日也得多看看微信群,做到及时回复客户信息,这算加班吗?中国普法在微信公众号上分享了一则案例,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北京三中院对此案二审后,综合考虑李女士加班的频率、时长、内容及其薪资标准,终审改判某科技公司应支付李女士加班费共计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