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人兼管 58 个社群,覆盖 41 个城市
两万香蜜撑起“太太家的客厅”
同样对标中国千万中产阶级,“吴晓波频道”的受众主要是男性,“灵魂有香气的女子”是女性。因此有人将后者称为前者的“后花园”。李筱懿不太喜欢这个称呼,她觉得应该有个更平等的叫法。
和“吴晓波频道”一样,“灵魂有香气的女子”也擅长做社群运营。所有粉丝被称作“香蜜”,社群叫作“香蜜会”。不同于很多自媒体社群的死气沉沉,“香蜜会”做到了高度的自治,并与公司日常运营和业务形成深度绑定,甚至具备一定的孵化职能。
李筱懿做社群的便利源自她畅销书作家的身份,因为经常到全国各地做线下签售,顺带就能做社群的粉丝见面会。官方组织了 58 个社群,其中 41 个按城市划分,其余按兴趣划分。
目前公司只有 3 个人专职运营这些社群,因为香蜜达到了高度自治。每个群会推选出班长。全国 5 个片区 41 个城市的两万香蜜,会自发组织线下活动,提高社群价值和活跃度。刚过去的 9 月,香蜜会举办了葡萄酒品鉴会、瑜伽健身、汉服文化体验等活动。
和一般社群中组织者与粉丝的不平等关系不同,李筱懿和香蜜的关系更像是合作共赢。除了是社群运营者,一些香蜜还是产品体验师和内容电商的供应商。在一个叫“香蜜生活家”的群里,官方经常会发出产品试用,让香蜜参与到选品中。“香气铺子”中宝娜斯袜业的供应商,也是其中一个香蜜。
香蜜社群还具有孵化功能。 李筱懿以前是报社广告部主任,接触过的很多女性企业家,都是“灵魂有香气的女子”的“事业合伙人”。她拟定了一个“香蜜创业计划”,在公众号上报道香蜜的创业故事,并投资部分项目。
“秘游”是今年 4 月成立的一家公司,专注女性定制游和客源地营销。成立不到半年时间,就做了刘若英代言乌镇的整体策划。“灵魂有香气的女子”投资它们后,就把原来自己亲力亲为的“香蜜游”,全部交给“秘游”策划和执行。
“社群就像市场部,传播我们的价值观和激活用户,反哺内容并和电商产生共振。”李筱懿没有给社群制定营收指标, “香蜜会”的意义远大于赚钱,所以目前做到“收支平衡”即可。
粉丝增速放缓的一年
又拿 3000 万,秘诀是啥?
去年融资时,公众号“灵魂有香气的女子”粉丝从 50 万涨到 140 万。今年,粉丝数接近 200 万。粉丝增速放缓,这和微信红利减少的大环境相关,也跟“灵魂有香气的女子”保守推广策略有关。
李筱懿坦言,因为坚信“内容涨粉是最好的选择”,她在商业推广方面趋于保守。这么做有利有弊:虽然涨粉慢,但自然增长的粉丝忠诚度很高。
两个月前,“灵魂有香气的女子”进行了一次公众号迁移,当天掉了 1 万粉。之后,粉丝数和阅读量几乎没有变化,粉丝粘性可见一斑。
李筱懿说,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内容升级”。目前团队 26 个人中,做内容的有 12 个,主要运营一个公众号和两个服务号。今后,公众号的文字和主视觉都会调整,还会探索短视频等不同的内容表现形式。不过,李筱懿不打算跟短视频的风口,她们做短视频是工具层面,为电商服务,毕竟很多时候视频在展示商品方面比图文有优势。
知识付费风行的当下,已经做出爆款的李筱懿也不打算大举推进,而是坚定一年只做1~ 3 个:“与其做一堆低销量的课程,不如专注做几个爆款。”十点课堂合作的《优质女人成长课》,目前订阅数超过 6 万;在喜马拉雅FM上线的《职场步步惊心》,订阅数也有近 2 万;内容付费方面,累计营收额近千万元。
因为畅销书作家的身份,开通了公众号,在和书粉交流的过程中,建立起社群。随后赶上风口,做内容电商和知识付费。这一切,在李筱懿看来都是“顺便的事儿”。
采访中,李筱懿提起前几天和搭档陶妍妍闲聊中的一个细节:两个闺蜜一定要记得相互提醒对方,“时常回望来路”。个中缘由在于:“内容创业者很容易自恋,总觉得流量不行一定是别人的问题。其实只有营收报表上的数字,才是市场对你的认可。”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