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保卫战:大转折时代的巨头战争

第二十七期 0

导语

百度做搜索、阿里做电商、腾讯做社交,曾经,大部分人都认为三巨头应会是一种相安无事的状态。不过,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的出现正将这种局面打破,马云精心编织的阿里商业生态正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庞大的阿里帝国自然不会坐视不理,为此,来往汹涌而来,送红包、送美女、送流量,大招频出,剑指人性深处。这一次,阿里掀起的注定是一次足以载入商业史的巨头商战。

小生 小生

本专题策划/制作者

“物质不变、能量守恒”的物理学规律对互联网商业依然适用,在一定总量的商业价值下,商业的能量会不断地“游走”,而且这种游走类似于“分子运动”,并不规则。有可能是跨产品的,也有可能是跨行业的,“游走”的背后蕴含的有可能也是商业规则的重建。

现在的微信在做的正是试图构建一种阿里巴巴之外的电商游戏规则。在这些新的规则之下,马云苦心孤诣建立的坚固体系,可能会不再坚固。

进攻的微信

支付入侵。2011年1月21日,微信发布针对iPhone用户的1.0测试版。凭借腾讯掌控的强大渠道,微信得到迅速推广。2012年3月,微信宣布用户数突破1亿大关;6个月后,微信再次宣布注册用户已破2亿。

截止目前,微信用户已破4亿大关,预测到年底,用户数量超过5亿的难度并不大。这就是令所有巨头都恐惧的微信用户数量。

微信支付

庞大的用户数量背后是潜藏的无限商业化可能。2013年8月5日,微信5.0 For  IOS上线,这一次的版本更新,也为外界极为关注的微信商业化拉开了帷幕。和之前外界猜测基本吻合,在5 .0版本中,微信开启了内购、游戏和支付三大盈利途径。

支付一项,无疑为目前占据国内第三方支付市场60.7%(截止2013年7月底)市场份额的支付宝敲响警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就在微信发布新版本后不久,支付宝就宣布对外发布最新版本,增加情感支付、当面付、公众账号等新功能,招招直指微信。负责支付宝业务的阿里巴巴创始人之一彭蕾更是炮轰微信支付不安全,引发两者之间的口水战。

图谋O2O。微信支付对阿里巴巴的入侵或许只是微信图谋电商的冰山一角,更大的阴谋始于更早之前。

2012年5月18日,腾讯重组,并专门成立腾讯电商控股公司(ECC),专注运营电子商务业务。其中,微生活作为腾讯首个生活消费类项目,在开展初期就得到了众多资源的支持。

微信的支持就在于它提供了现时火热的O2O概念实现的可能性,在微生活的微信环节,用户只要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将优惠券、会员卡收入手机之中,对用户而言自然省去很多麻烦。对商户而言,该平台是精准的泛会员管理与营销平台,一个是互联网的信息通道。

据了解,即使在未大力宣传阶段,腾讯微生活就先后与全国上千个知名品牌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先后在北上广深成五大城市推出形式多样的商圈活动。呷哺呷哺、朝阳大悦城、上海DQ门店、深圳海岸城等都先后联合微生活推出优惠活动。

而在微信推出商业化版本后,腾讯更是对外高调启动百货O2O战略,先后与天虹百货、友阿股份、红旗连锁等大型连锁商业品牌达成合作协议。

抢夺商家。这仅仅只是在大型商家上,微信对阿里商家资源的掠夺。真正令阿里巴巴感到如芒刺在背的,更有可能是微信商城的开发。微信商城是腾讯基于微信而研发的一款社会化电子商务系统,消费者只要通过微信平台,就可以实现商品查询、选购、体验、互动、订购与支付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这无疑为众多中小商家提供了一套低成本的CRM管理系统,营销平台。

要知道,当初淘宝网发迹主要依赖的正是无数默默无闻的中小商家,那些随时在线的300万淘宝店主。在淘宝网获取流量成本越来越高,淘宝店主盈利困难的情况下,这些成就了阿里的小商家们叛逃至微信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事情。不时,媒体中也不断有传来某商家利用微信渠道每月流水数百万的报道。

10月30日,在阿里巴巴“来往”疯狂进攻的档口,微信升级公众平台,宣称共进行了300多项调整,为商家(服务号)开放各种服务,并开始收取每年300元的认证费用。

这些节奏无疑进一步加深了两大巨头之间的矛盾。

微信公众平台

阿里腾讯必有一战

微信已经牢牢抓住了4亿多用户的心,并且正尝试将提供给用户的价值从最初的通信和社交,拓展到游戏、购物及与生活有关的一切。

在PC端时代,腾讯与阿里虽然有一定的交叉竞争,但在PC设备中,每一个用户都需要用一个个人账户来完成服务。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设备本身成了最为重要的识别代码。也就意味着,占据了国内大多数移动设备终端的微信运用成为最主要的用户ID。这对阿里巴巴在移动端的布局无疑是致命的。

虽然阿里巴巴基于PC积累起了高粘度的账户及巨大的用户数量,但在移动时代,购物也越来越移动、实时,微信这样的强运用出现,用户实际上已经拥有一个常用ID,当在微信里就可以完成购物时,用户自然不会再费时费力地再去维护另一个账户。

更糟糕的是,数量庞大的商家也有可能会蜂拥到微信上,因为这里有庞大的消费者数量(微信用户),目前的微信更是以极地的成本为他们提供了用户管理等一整套消费交易平台。且相比PC时代,现在用户处于实时在线的状态,也就为商家提供了更多的推广和交易机会。

另一方面,腾讯觊觎电商也有足够的理由。互联网的主要盈利手段,无非是广告、电商、游戏,对应的就是BAT三巨头目前的主营业务。翻看腾讯的财务报表,目前腾讯的主营收入70%是游戏贡献的,这70%的收入来自于国内50%的游戏市场,也就意味着腾讯在营收上已经缺少了足够想象空间。发力电商、搜索是必然的事情,腾讯入股搜狗用意也在于此,但据目前而言,要靠搜索实现营收显然还需要历经长时间的等待。那剩下的只有电商了。

在PC端,腾讯早在多年以前就发力过电商,但“富二代”易迅至今半死不活,被阿里不知甩出了几条街。因此,要想在PC端从阿里虎口夺食难度可见一斑。幸运的是,腾讯正好赶上移动互联网兴起,颠覆原有的电商格局看起来拥有了可能性,更为重要的是它正好拥有微信这款强运用产品,没有不发力电商的理由。

阿里保卫战

进击的来往。2013年8月,中国电信与网易合作推出易信,试图挑战微信的垄断地位,那时不愿在旁围观的阿里,也正式对外发布在内部内测已久的移动好友互动平台“来往”。但彼时,阿里推来往的力度并不大,仅仅是CEO陆兆禧搞了一个十万元的奖励活动,鼓励内部员工积极使用“来往”。

真正吹起来往进攻号角的要从马云的介入开始。10月21日,马云在阿里巴巴的内部论坛发表文章,声称阿里巴巴的旗下员工需在11月底前完成加100个来往好友的任务,若不完成,则没有年底“红包”。此招一出,业内外旋即掀起一股“解救阿里小伙伴”的泛娱乐运动,成功将来往推向了舆论的中心。

更厉害的招数还在后面。10月23日,阿里开始陆续通知所有淘女郎入住来往。在十万淘女郎的吸引下,来往的日活跃度再次飙升。

仅在三天后,网上再次流出马云的内部发帖,在帖中马云言辞激烈,称要砸微信地盘。他直言推“来往”,是因为微信“侵入”了阿里的地盘。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抗争。

激烈的言辞,也意味着更为彻底的竞争。10月30日,阿里巴巴正式宣布,自11月1日起,在手机上使用阿里巴巴旗下手机淘宝、来往、天猫等客户端,即可申领阿里巴巴赠送的免费流量包。首批试行地区包括广东移动、浙江联通等省市,赠送流量包额度为2G,具备相当的吸引力。

与此同时,借着双十一的东风,阿里也启动注册来往送双十一红包的活动,凡是新注册用户都可领取2元红包,发展一位好友亦可得2元红包。由于活动涉及到微信朋友圈的链接分享,这一次活动引来微信的屏蔽反击,这也再一次引发双方的口水战。

微淘公测。11月1日,阿里巴巴宣布正式对外公测微淘平台,所有淘宝外部的商家、达人及个人都可进入官方申请进驻该平台。

微淘被视为是阿里巴巴布局无线端最为重要的产品,宣布公测当日,微淘话题就在新浪微博开始发酵,电商大V龚文祥、鲁振旺纷纷受邀加入微淘宣传中,截至目前,微淘官方微博关于公测的一条消息转发量就达6万多次。

微淘公测

据了解,微淘是在手机淘宝客户端推出的公共账号平台,在这个平台,用户可在手机端订阅自己关注的商家、店铺、达人等分享的各种最新的商品和资讯,并在平台完成一整套消费流程;而账号运营者可以通过管理后台,获得手机淘宝客户端3.2亿用户的消费数据与信息,更好的管理和维护自己的目标客户。

这一次的微淘,其实是整合了先前淘宝在PC端的类似产品:爱淘。两个平台上的粉丝数据将完全打通,而PC端网页上的“爱淘”内容将切换成“微淘”平台的内容。更大的动作是,阿里巴巴随后将打通微淘与“来往”之间的通道,充当引流作用。

从目前看,这款产品无疑是阿里巴巴在无线端最为重要的布局。从产品思路而言,直接指向的正是微信的服务账号功能,与微信商城发生正面冲突不可避免。

阿里防御逻辑:双线布局

纵观阿里巴巴的针对微信入侵电商的防护战,可以梳理出两条清晰的主线。一条虚,一条实。

虚招,就是阿里近期主打的来往。这款产品直指的就是微信,试图用定位社交的产品扰乱微信的发展步伐,可以称之为“围魏救赵”,这也是阿里出招的高明之处,打击痛点。

全力推来往,如果成功了,其积累的用户完全可以为微淘所用。即使不成功,如此大的动作,依然可以达到搅乱微信步伐、视线的作用。因为,一款社交产品的出现,特别是阿里巴巴全力推进的移动社交产品的出现,是微信不得不去考虑因对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事情还有,在上个月阿里云的开发者大会期间,马云曾对外界表示,阿里巴巴未来将会发力游戏领域,原因就在于腾讯的主营业务正是游戏。不管真实性与否,做游戏一招指向的依然是腾讯的痛点,招数依然是“声东击西,暗渡陈仓”。

实招,正是阿里主推的“微淘”、“支付宝”手机客户端。

在前述的“微淘”中,产品的设计充分结合了当前购物社交化的特点,增加了评论、分享等互动功能。这与依赖于微信用户的微信商城相似性十足。

微信与微淘,一方是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另一方则拥有庞大的购物关系支持。当两者的发力方向一致时,鹿死谁手,只能等待时间的见证。

针对微信支付,阿里的实招就是继续巩固支付宝在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垄断地位。据艾瑞咨询的最新数据显示,在手机端的支付市场中,支付宝占据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就在微信支付发力不久,支付宝就马上采取了防御性措施。

支付宝钱包

上月发布的支付宝钱包7.6版,新增了公众服务、全新转账、全新当面付、校园服务、开放平台等30多项免费功能;同时,新版钱包大范围整合了线下实体消费服务,囊括了通讯、银行、缴费、医疗、旅行、投资及社交等。

公众服务平台、线下实体消费,指向的自然又是微信支付,试图阻止的是微信商业化中的O2O与支付图谋。

不过,与微淘的全程追赶相比,支付宝做的更多的是防御。

大转折时代的巨头战争

腾讯、阿里为何相遇?最为重要的背景自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对商业而言意味着是商业价值转移新的可能性,具体到电商领域,则是用户消费行为模式的重建,商业模式、游戏规则的再构造。

天猫总裁张勇曾说过,终结电商B2C模式的会是C2B的电商模式。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商家将微信作为其用户关系管理和营销平台,实时的对话沟通,强社交、强情感,也许C2B可能会最先在这里实现。对B2C模式的阿里巴巴而言,只要这种颠覆的可能性存在就必须警惕。

而且,只要微信电商一经崛起,阿里巴巴目前拥有的坚硬堡垒都会变得不堪一击,会失去与物流商的谈判能力,支付工具的弱粘性可让支付宝丧失城池。

因此,在这样一个转折时代。面对可能遭遇的颠覆,巨头阿里的恐慌是完全有理由的。

马云、马化腾

现时,腾讯以微信为尖兵,阿里以来往、微淘为尖兵的对峙看起来更像是一次容不得半点松懈的冲刺式赛跑。微信已经有了颠覆的可能性,因此,阿里正加紧布局微淘、支付宝加以防御。

至于来往,要真正打击到微信,就必须像微信可能颠覆阿里电商一样,拥有颠覆性的创新,而不是如目前般隔靴搔痒。

此前有传闻称,阿里巴巴已经成为8家获批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的公司之一,一旦化身为“虚拟运营商”,阿里巴巴就有可能提供价格低廉,甚至免费的电话和短信服务,这对许多用户而言无疑是个“痛点”。这也许会成为来往与微信之间较量最为重要的变量。

不过,另一方的微信也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正在进一步加紧侵入阿里的城池,与传统商业的O2O合作,升级公众服务平台就是明显的信号。因此,整体而言,在来往未出现杀手级运用之前,阿里将会长期处于被动防御的地位。

科技媒体人程云峰说,五年前就曾听阿里的一位VP说,N年后阿里腾讯一定会打一仗。至于胜算,该VP说,互联网的竞争最终还要归到产品。那时觉得马化腾最懂产品。但在今天看,马云也做产品,不过在更为宏观的层面上做。小马实,容易被旁人看到,老马虚,这个旁人就不容易直接感受,但客观存在。来往怎么打微信,值得好好一看。

结语

两巨头的商战,对用户来说,这无疑会是个好消息,相互侵入彼此的领地,自然会有利于行业的制衡。微信分食电商份额,打乱电商格局,重建生态,成为现实后,自然不会出现阿里巴巴逼迫商家二选一的傲慢姿态。阿里全力打掉微信份额,相信微信也不会再现垄断者的傲慢。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