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亚洲研究院20年20人
贾佳亚
香港中文大学终身教授,腾讯优图实验室杰出科学家,IEEE院士。
贾佳亚是香港科技大学和微软亚洲研究院联合培养的博士。他有两位导师,一位是香港科大的教授邓智强,另一位,是微软亚洲研究院沈向洋。
同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前后,贾佳亚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做了一年半的访问学者。
贾佳亚在香港中文大学从助理教授做起, 2010 年升任副教授, 2015 年任教授。
他还曾担任计算机视觉顶级学术期刊TPAMI和IJCV的编辑,多次担任计算机视觉学术顶会CVPR和ICCV的领域主席(area chair)。
2017 年 5 月,贾佳亚加盟腾讯优图实验室,任杰出科学家。
何恺明
当年的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生,如今的Facebook AI Research研究员,拿下众多计算机视觉学术奖项。
看看一下他这些年的开挂历程:
2003 年,已经保送清华的何恺明以满分的成绩,成为广东高考状元。
2007 年,成为了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生,由孙剑指导。 2011 年从香港中文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何恺明正式成为MSRA研究员。
前面提到的孙剑两次带领团队获得CVPR最佳论文奖,第一作者都是何恺明,分别是 2009 年的照片去雾算法,作者何恺明、孙剑、汤晓鸥; 2016 年的残差网络,作者何恺明、Xiangyu Zhang、任少卿、孙剑。
这两项研究,孙剑和汤晓鸥在离开微软之后依然常常提起。而ResNet作者之一的任少卿,后来成了Momenta研发总监。
2016 年 8 月,何恺明加入Facebook AI Research,任研究员(Research Scientist)。
他和RBG(Ross Girshik)合作的Mask R-CNN,获得了ICCV2017 最佳论文,参与的另一篇论文获得了ICCV2017 最佳学生论文。在今年的CVPR2018 上,何恺明获得了PAMI青年研究者奖。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我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