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已经看过电影社交网战 The Social Network,你会发现Facebook脸书效应-从0到7亿的串连所描写的是另一个稍稍不同版本的脸书故事。
相信很多人已经蛮耳熟能详Facebook从以哈佛学生为主的线上名录起始的创业故事,也许不少人也对于Facebook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起伏如Beacon广告服务事件、改版引发的争议、对于使用者隐私权的态度与设定调整、平台化与开放策略等略有耳闻。Facebook脸书效应-从0到7亿的串连用一种”Once upon a time…”的口吻把Facebook发展的历程,让读者对于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网站之一的Facebook如何由马克·扎克伯格个人的小实验开始,到今日已经连接了七亿以上不同国家网站使用者的庞大社交王国中间的每一次转折有一窥始末的机会。
不过如果只把Facebook脸书效应-从0到7亿的串连视为一部企业传记则又未免太简化了此书。我认为阅读Facebook脸书效应-从0到7亿的串连可以给读者一个〝思考自己与Facebook可以有怎么样的关係〞的机会,因为就如扎克伯格自己对于Facebook发展的想像,Facebook是一个平台,不仅只是狭义的让使用者自行运用各种功能的平台,而是像电脑的作业系统般,让各种创意与想透过编写程式与连结既有功能而得到发挥的广义化平台。
对大多数人来说,也许只是Facebook的使用者,很单纯的运用着平台上各式各样的功能与朋友(不管是真实生活中的朋友,还是因为Facebook的种种推荐与连结而认识的网友)联系与得知他的新动态。但也必须习惯传统观念中的“隐私“逐渐透明化,个人言行必须谨慎为之的新变化。
对于企业来说也许把Facebook是为一个建立与顾客间的各种连结—包括品牌印象、广宣与促销等活动。但也必须面对直接与消费者对话所伴随而来的沟通模式与对组织产生的影响。
对于程式开发者来说也许则是如何运用Facebook的各种open API以及已经深植其上的社交图谱 Social Graph去编写各种应用程式,进而思考自己在Facebook生态圈中的定位。
对于网站经营者而言,Facebook提供了社交流量,让网站与网页不再只是网站中的孤岛等着被探索,而可以更主动的与使用者产生连结,同样的必须思考如何善用“Facebook生态圈“的力量。
对于有理念想透过沟通与传播和大众沟通的人来说,Facebook继部落格所给予每一个人的〝发表权〞之后,进一步的给予我们更有力量的〝传播力〞。但是也得避免一切的行动也仅在按“赞“后结束,必须实际产生行动。
而除此之外,是否还有什么是可以运用Facebook这越来越有力量的社交平台可做的?正等着每个人自己去思考。
另外,也想谈一下创业者可以从Facebook脸书效应-从0到7亿的串连的脸书故事里得到什么样的启示,笔者认为也许有以下几点:
如果你的创业点子有机会改变这个世界,千万不要把它做小了—Facebook原本很有可能在做到某个程度就停下来开始收成(无论是从营收或者是投资人),但是直到今天为止,Facebook仍然持续的维持对于成长的企图心,而把其他事情都放到一旁。
当你已经想好了退场机制,注定就一定会以退场收场—在Facebook之前或者之后,也许也都有其他网站有机会、有资格成就类似的霸业,但是也许就是因为创办人已经想好了退场机制,最后就注定了自己的退场。由书中可以得见,Facebook并非也是一直无所畏惧,他们也不免为接下来的发展是否能如预期而担心。甚至笔者之前也曾经听过太多次以Facebook烧钱的速度,大概就快(完蛋/卖盘)了的论调,但是时至今日,这应该越来越不是Facebook需要担心的事了。
不要被其他人(尤其是资本市场)的眼光影响了自己—一项事业就是创业者个人意志的延伸,从Facebook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扎克伯格一直避免因为上市或卖掉网站而失去主导权,就是因为他清楚知道自己想做的是什么事,而不需要被其他人对于成功的定义或标准而影响了他继续去完成的可能性。
Facebook脸书效应-从0到7亿的串连不是另一本教你如何运用Facebook成功的操作手册,但我相信读者可以从这本书里得到更多的启发。而对于去理解还在发展与变化中的Facebook而言,Facebook脸书效应-从0到7亿的串连是一个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