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不论有无“反垄断”相关法律的制约,AMD和Intel都在想着独霸电脑市场,而事实也是如此,市场上所售卖的CPU独此两家,两家设法挤压对手市场的动作也从未停歇。在这场2、3核的争端中,AMD的宣传部门当仁不让地成为了马前卒。 |
7月末最后一天,在上海市区一家酒店的会议厅里,一群身着标有“三核狂”字样黑色制服的工作人员,在舞台一侧伴着98世界杯主题曲《生命之杯》的调子高嚷着,“AMD!欧来,欧来欧来!”而台前一溜座椅上,只稀落地点缀着一些彼此交头接耳的“受邀人员”。在周四--炎热夏季工作日的下午,一切似乎都显得那么容易令人疲惫。与室外炎热的气候相反,酒店中央空调吐出的气氛却透着一丝冷冷的尴尬。这是世界著名半导体生产商AMD“我为三核狂之芯世界大革命”活动的最后一站,也是该活动的决赛主办地,而这距其业内对手Intel举办的前一场同类型的活动相隔不到半个月。
财报巨亏,走马换将
今年7月18日,AMD对外发布了其第二季度财务公告,报告显示该季度AMD净亏损额已上攀至11.89亿美元,而这也是AMD连续第七季度出现亏损。当日,AMD总部宣布首席执行官鲁毅智引咎辞职,由原首席运营官德克·梅耶接替其工作。2005财年年底,AMD的长期负债为13亿美元,现在则增加至63亿美元。而且因为沉重的财务负担使其无力整合在其在2006年以54亿巨资收购的世界著名显示芯片生产商ATI,受AMD业绩影响目前ATI的资产价值相较被收购时已缩水大半。
主力产品遭遇尴尬处境
国内某知名电子评测站点的评测数据
“3>2”AMD在所有场合不断强调其3核处理器产品在对阵2核产品时的优势,但来自民间用户群的反响却差强人意。据国内知名电子评测站点公布的数据显示,AMD三核产品在对阵其最大对手Intel的同类型产品时优势并不明显。一位在国内知名站点ZOL供职的评测人员告诉新民网,他对比测试了AMD和Intel两款最新的同类型产品,在计算方面两者不分上下,但在全负荷运转的情况下,后者的工作温度为50多度,而前者则达到了惊人的75度。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评测人员开玩笑说,如果你没有液冷或强劲的“烟囱”式风冷,你得须要一台优质的空调。
沦为“口水仗”的宣传攻势
AMD的三核产品广告
Intel的双核产品广告
不论有无“反垄断”相关法律的制约,AMD和Intel都在想着独霸电脑市场,而事实也是如此,市场上所售卖的CPU独此两家,两家设法挤压对手市场的动作也从未停歇。在这场2、3核的争端中,AMD的宣传部门当仁不让地成为了马前卒。7至8月间,AMD在全国几城市邀请了数百家媒体参加其一系列的“三核”推广活动,其焦点都停留在了“3>2”,但出乎意料的是,英特尔除了在平面广告领域进行了些“有趣”的反击外,并没有全面接招——对手不愿被AMD牵着鼻子走。
相对AMD而言,这场竞赛的输赢对英特尔并不重要--就在AMD发布其第七个“亏损财报”的前两天,英特尔发布的2008年第二季度财报却很“抢眼”:净利润增长了25%,超过前期预期。而据分析师预测,不论“竞赛”结果如何,随着今夏两对手之间芯片战事的平息,英特尔将再次回复到以往的高利润率水平。
尽管AMD也不时会推出一些更具吸引力的产品与设计,让英特尔措手不及,但由于实力相差甚远,在芯片市场的长期争夺战中,AMD一直落后于英特尔。芯片行业历来就被看作是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要实现产品和技术的更新换代,需要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这就决定了AMD在与英特尔的较量中,采取激进的商业销售方式是不可取的,资金问题一直使公司磕绊不前,一切似乎都不那么顺利,AMD正渐被对手拖入市场的泥沼。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