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在最近一篇官方日志中《说一说“谷歌资讯”的使用技巧与搜索行业“客观性”的基本原则》,回应此前谷歌人工干预搜索结果报道。
谷歌日志中称,“谷歌资讯”只收录“一个月以内的结果”,暗指搜索不到太多“李开复偷税漏税”,是因为已经成为“旧闻”。
谷歌写这篇日志的作者,肯定没仔细算一下时间,就出来乱喷。李开复的税务新闻发生还不到20天,距离《新快报》记者写调查文章时,更不到半个月;哪怕就是半个月的文章就不收录,那请问为什么谷歌的半个月前发布的声明新闻可以显示?
谷歌在日志中解释完“税务门”后,还不忘揶揄百度一下。称竞价排名会增加偏见和误导,谷歌绝不能接受付款的竞价排名。
作者举例可以在谷歌搜索关键词“糖尿病”测试一下,但这个作者肯定忘记用户还会使用谷歌搜索“快钱”、“墨盒”、“bono”、“男士,忘记谷歌也会因为赞助,把竞争对手放在正常搜索结果上面。
Google在中国没有设立分公司前,一直是鸵鸟政策,无论大家怎么说,就是不理,谷歌品牌一直都不错;自从谷歌成立后,谷歌的公关从起中文名、到输入法抄袭、到显摆自己的春运地图、再到李开复税务门,像街边的小丑,陷入一个又一个被用户和媒体质疑的包围圈。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