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正文

腾讯钟翔平:交通汽车步入智能化下半场 大模型等AI技术成为新变量

2023-09-08 13:42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9 月 8 日,2023 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智慧交通专场、智慧出行专场在深圳举行,腾讯分享了对于交通、汽车等产业智能化转型的思考。

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智慧交通与出行总裁钟翔平

交通出行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也是数实融合的典型落地场景。腾讯布局产业互联网以来,在交通出行领域持续深耕,始终做好行业转型升级的数字化助手和生态共建者。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智慧交通与出行总裁钟翔平表示,随着大模型等AI技术的爆发和落地应用,交通、汽车行业都开启了“智能化下半场”。腾讯将顺应行业智能化发展趋势,凭借在AI、云、图、仿真等核心技术方面的优势,筑牢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数字底座,并持续推动智能汽车、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协同发展,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大模型等AI技术带来新变量 推动交通、汽车产业变革

近年来,腾讯通过云、图、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持续推动交通、汽车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进入到 2023 年,以大模型为代表的AI技术快速爆发,给智慧交通、智能汽车的场景应用、服务体验、生态融合带来新变量,同时也将赋能数字孪生等基础能力技术,强化模拟、仿真、预测能力,提有效率和可靠性。

在汽车领域,钟翔平指出,大模型将驱动自动驾驶算法研发的加速、用户服务能力的提升,优化全链路上用户交互的能力,帮助车企更懂用户。“我们将与一些车企共建汽车行业的大模型,包括座舱大模型、智能驾驶训练大模型、智能客服大模型等等。”钟翔平表示。

在交通领域,钟翔平表示,可以通过大模型寻找交通规划、缓解拥堵、安全防护的更多优化解法,或者在智慧城市交通的项目中进行路网设计,基于输入更多数据、经验后的 AI大模型,很有可能设计出比人工设计更合理的路网规划。

钟翔平透露,腾讯正在和国内高校共同探索交通大模型算法,通过分析环境和交通流数据,去预判和推演,提升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

“在这一轮科技浪潮中,腾讯也会把大模型等AI技术的价值放大到整个交通出行、汽车产业,以及城市建设的角度来考量,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融合发展,实现车、路、城之间共同的进化,让每个车都能够享受到来自路和城的智能化服务。”钟翔平总结到。

目前,腾讯联合生态伙伴助力襄阳打造了全国首 个“智能网联+智慧交管”全域融合应用城市,率先将车联网平台与交管信控系统对接融合,例如建设了信控自适应路口,在任何一个路口,司机最多只需要等一个红灯就可通过,提升了通行效率。“这些场景应用为城市交通智慧升级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襄阳经验’。”钟翔平表示。

未来,腾讯将持续强化AI能力,通过腾讯云行业大模型,助力行业打造专属的智能应用。此外,腾讯还将优化地图、数字孪生在交通出行领域的技术融合。“基于腾讯地图的数据采集、自动化生成语义等技术,可以强化三维建模快速生成大规模城市孪生场景的能力,助力数字孪生‘可看、可计算’。同时腾讯的数字孪生技术可以推动地图更加精细化、逼真化,并进一步增强地图感知环境的能力。”钟翔平介绍到。

为智能汽车提供基础设施 发布腾讯智驾云图

腾讯进军汽车行业以来,坚持数字化助手和生态共建者定位,专注所长,不下场造车。在 2023 腾讯数字生态大会上,钟翔平再次强调,腾讯不造车,也不直接参与自动驾驶算法的研发,而是向车企和汽车生态企业提供智能汽车所需要的云、图等基础设施。

在云方面,腾讯推出业内首朵“专云专用”的智能汽车云,并在上海、河北怀来设立了两个云专区,实现行业“双专区”模式,专为智能驾驶服务,提供全栈物理隔离的方式,保障数据安全合规。当前,腾讯正在与奔驰、蔚来、博世等企业合作,助力自动驾驶的加速研发落地。

在图方面,腾讯在与长安、蔚来等企业合作,打造企业专属的自动驾驶地图,助力自驾功能的提升、用户的运营服务。

此外,在 2023 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发布了面向自动驾驶、舱驾一体的地图服务平台——腾讯智驾云图。钟翔平表示,腾讯是行业首 个将自动驾驶地图数据全面云化的公司,通过实时的车端感知数据进行云端多程建图,降低建图成本、提升数据鲜度,并与自动驾驶实时连接。同时,车企可以基于这种开放的地图服务,搭建自己的数据驱动自动驾驶运营平台,根据车辆回传的数据,来定向优化自动驾驶的功能体验,提升自动驾驶量产运营阶段的效率和用户体验。

以AI强化双轮驱动数字底座 助力打造未来交通生命体

近几年,智慧交通的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效提高了交通管理部门的管理效能,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出行体验,也为交通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探索了新的模式。但钟翔平认为,智慧交通当前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数据孤岛、系统迭代升级困难、用户获得感不强等现象依旧突出。

对此,腾讯提出了“交通生命体”的构想。钟翔平表示,腾讯一直在思考如何解决发展速度与建设周期之间的匹配问题,这背后的关键在于推动真实交通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融合,并且让交通数字化基础设施具备自适应能力,要能让它像生命体一样,实现自我思考、自我进化。

今年,腾讯在“实时孪生+交通OS”双轮驱动数字底座上,强化部署了AI能力,为交通行业构建了一个实时可计算的数字底座。

在这套底座中,腾讯的实时孪生技术可以对交通运行状态进行评估,并采用中微观一体化仿真技术,实现历史回溯、交通预测、调度策略生成评价以及应急诱导等全流程服务,既满足实时性要求,又可极大降低全域资源消耗;交通OS提供物联支撑,将复杂庞大的交通系统进行统一纳管,打破数据孤岛,同时还可以提供方便快捷的开发环境,让普通的业务人员也能够深度参与行业智慧应用的敏捷开放和快速迭代。

钟翔平强调,AI是这套底座中的核心要素,贯穿从感知、计算、推演到服务全链路,在异常事件自动检测、全域轨迹准确还原、自动生成管控策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以隧道系统为例,隧道是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事故发生的高发场景。腾讯利用交通OS的广泛互联和实时数字孪生技术的预测、推演等能力,将真实隧道环境打造为实时可计算的数字时空,从而实现对隧道“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的智慧化安全管控。

AI可以根据不同类型事故的现场特征、危险性,进行事前仿真预演,自动形成并推荐多个处置策略;当现实中发生事故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AI推荐的方案和操作细则,在交通OS中一键执行操作,避免二次事故。

钟翔平进一步强调,交通行业有城市交通、高速公路、港口物流、机场等多个场景,但无论什么样的交通场景,腾讯都会将重点放在通过核心优势能力构建数字底座,降低开发成本和难度,至于每个场景下的具体应用,可以由更专业的行业人员,在这套底座之上去完成。

基于智能汽车、智慧交通数字底座的基础能力,未来腾讯将持续推动汽车交通一体化发展。今年 6 月,腾讯打造的首 个自动驾驶综合创新实践项目,在腾讯北京总部完成全闭环运行。钟翔平表示,该项目最重要的价值在于,运用腾讯单车智能、车路协同、实时孪生、5G远控等全链条能力,实现了车路云一体化全面创新,并将自动驾驶实践升维到城市视角,从场景的综合创新出发,给未来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钟翔平透露,未来该项目将在位于深圳宝安区的腾讯全球总部企鹅岛进行工程部署,并将其中积累的车路云一体化能力实现更广泛的应用。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TDBC大会揭幕:百度智能云再造数据与AI新连接,激活大模型生命线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等机构联合主办的"TDBC2025可信数据库发展大会"在京召开。会上公布了上半年"可信数据库"评估测试结果,百度智能云向量数据库VectorDB成为国内首批完成测试的向量数据库产品。该测试覆盖稠密向量检索、多向量检索、标量向量融合检索三种场景,评估指标包括索引构建时间、QPS、延迟、资源占用等多个维度。百度智能云总架构师朱洁指出,超过50%的AI项目时间消耗在数据治理环节,提出构建"智能数据基座"实现数据统一管理,形成"Data+AI+App"闭环。百度智能云通过湖仓一体架构提升AI训练数据效率,智能调度CPU/GPU算力优化资源分配,预计到2028年多数生成式AI应用将直接基于企业数据平台构建。

  • 节能增效双突破!震雄注塑机助力家电产业智能化转型

    盛夏高温带动家电消费旺季,震雄集团深耕家电领域,推出多款高性能注塑机解决方案。MK6系列作为旗舰机型,干周期缩短21%,射胶速度提升5.5%,满足高端家电生产需求;MK6.6系列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降本增效;TP-SMART系列二板机提升开模重复精度60%,适配大型家电部件生产。震雄持续突破技术壁垒,以节能增效、精密智造等优势助力家电企业应对产能挑战,同时布局智能制造和绿色生产,为全球家电品牌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 金融测试必看!Testin云测与信通院推动软件测试智能化成熟度评估

    中国信通院联合Testin云测等企业启动《智能化软件工程技术应用要求 第3部分:智能测试能力》标准研制,旨在构建覆盖测试全生命周期的智能评估体系。该标准将融合AI技术与软件工程理论,重点评估测试分析设计、执行监控等核心能力,为金融科技等行业提供智能化转型指引。评估覆盖19个模块,支持灵活组合,既保障专业性又满足个性化需求。Testin云测的XAgent智能测试系统采用AGI技术,在某大型银行案例中实现测试效率提升50%、缺陷发现率提高30%。此次标准制定标志着我国软件测试智能化进入新阶段,将为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AI大模型排名前十:谁主2025智能时代沉浮?

    本文介绍了当前全球最受瞩目的十大AI大模型及其特点。OpenAI的GPT-4系列以自然语言理解和多模态处理能力见长;Anthropic的Claude3系列擅长长文本分析和专业写作;Google的Gemini1.5具备强大的多模态处理能力;Meta的Llama3是性能强劲的开源模型;xAI的Grok系列擅长实时信息处理;Mistral AI以高效混合专家架构著称;Cohere专注企业级应用;Inflection Pi主打情感陪伴;中国的DeepSeek和通义千问在中文本地化方面表现突出。文章建议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模型,并推荐使用专业平台进行模型对比。未来AI将向更长上下文、更自然的多模态交互等方向发展。

  • 当空间智能学会思考:飞渡科技“峥嵘大模型”重塑智慧城市新一代“运行内核”

    飞渡科技的"崑仑大模型"通过空间智能技术,构建了城市级数字底座,实现从物理世界到数字空间的映射。该技术已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低空经济、地下管网、灾害监测、文化保护等领域应用,推动城市治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测"。在智慧交通领域实现毫秒级路网状态识别和动态信号优化;在地下管网实现毫米级泄漏预警;在低空经济构建超低空动态感知网络。该技术还应用于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通过三维建模留存历史建筑细节。飞渡科技表示,空间智能的价值在于共享,未来将与全球伙伴共建数字中国的空间智能新生态。

  • “晓妙”产业大模型——AI驱动的产业变革

    7月4日,安徽数智建材研究院在长城工程科技会议上发布"晓秒"产业大模型。该模型由傲林科技投资支持,采用"1+1+N"架构,融合数据、机理和业务模型,实现生产运营全流程实时闭环优化。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周育先表示,该模型已在水泥板块试点应用,吨水泥成本降低1%以上,能耗电耗下降2%以上。会议指出,AI落地制造业需突破三大关键:建立数字化体系、夯实数据基础、实现工艺与数据融合。未来将拓展至新能源、钢铁等十余个行业,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

  • 文生图大模型有哪些?探索AI绘画的核心引擎与选择利器

    本文探讨了当前主流的AI文生图技术及其应用场景。国际阵营中,OpenAI的DALL·E3擅长复杂语义理解,MidJourney以艺术风格见长,Stable Diffusion则以开源生态支持深度定制。中国力量方面,百度文心一格在中文语义和国风创作表现突出,阿里通义万相侧重商业化应用,昆仑万维天工支持长文本生成连贯图像。垂直领域工具如Adobe Firefly深度集成设计流程,Runway ML革新视频创作。文章建议通过聚合平台高效对比模型特性,并指出下一代技术将突破分辨率限制,实现跨模态生成。从精准语义到无限可能,AI文生图正在重塑视觉创作边界。

  • AI日报:腾讯混元推3D生成大模型Hunyuan3D-PolyGen;钉钉AI表格重磅来袭;阿里推多模态大语言模型HumanOmniV2

    本文介绍了AI领域多项重要进展:1)腾讯推出首个美术3D生成大模型Hunyuan3D-PolyGen,显著提升建模效率;2)阿里发布多模态大模型HumanOmniV2,准确率达69.33%;3)钉钉AI表格实现1小时处理千项任务;4)百度PaddleOCR3.1版本在多语种识别和文档翻译方面升级;5)微软推出Deep Research智能体,自动化研究流程;6)香港理工与OPPO联合开源视频超清框架DLoRAL;7)谷歌开源MCP工具箱简化AI与数据库集成;8)Win11将推出AI动态壁纸功能。这些创新展示了AI在3D生成、多模态理解、办公效率、视觉处理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 AI日报:xAI 震撼发布Grok4;微软开源全新Phi-4-mini版本;上海累计82款大模型通过备案

    AI日报栏目聚焦人工智能领域最新动态:1)xAI发布旗舰模型Grok4,在数学推理和代码生成表现突出,同时推出开发者专用Grok4Code;2)微软开源Phi-4-mini模型,推理效率提升10倍,适合边缘设备;3)上海82款大模型完成备案,垂直领域应用取得突破;4)Hugging Face推出开源桌面机器人Reachy Mini,支持Python编程;5)Perplexity发布AI浏览器Comet挑战Chrome;6)OpenAI将首次发布开放权重模型,打破闭源惯例;7)谷歌医疗AI模型MedGemma系列上新,单个GPU即可运行;8)OpenAI以约65亿美元收购AI硬件公司io Products,正式进军硬件市场。

  • 双第一!百度智能云领跑2025上半年大模型中标市场

    2025年上半年,全球AI产业迎来关键拐点,多模态理解、深度逻辑推理等核心能力实现重大突破。大模型加速渗透产业核心场景,推动AI从通用能力向深度行业应用转变。我国大模型项目呈现爆发式增长,中标项目累计1810个,金额突破64亿元。百度智能云表现突出,以48个中标项目和5.1亿元金额稳居"双第一",在金融、能源、政务等重点行业持续领先。行业趋势表明,大模型市场正从"通用竞争"迈向"行业深耕"阶段,技术实力与落地能力成为关键。百度智能云依托领先的大模型技术与全栈智能基础设施,助力企业高效部署应用AI,目前已有65%央企选择与其合作。在能源、交通、金融等领域,百度打造了多个行业标杆案例,显著提升业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