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高通将正式发布骁龙8 Gen3芯片,全新的芯片有着更强的性能,而目前来看小米14系列大几率首发这颗芯片,在今天的爆料消息中小米14系列上将补上小米13、小米13 Pro身上的两点遗憾,一是自拍,二是USB接口。
小米14系列的前置镜头将首次支持4K视频录制,而小米13 Ultra目前还停留在1080P分辨率。小米14、小米14 Pro将延续小米13 Ultra的调整,上马5Gbps传输速度的USB 3.2接口。
(举报)
REDMI产品经理胡馨心表示,REDMI K80至尊版的音质比小米10S好得多。 此前在2021年,小米10S一经发布就登上了DXOMARK音频榜的第一名,其音频综合得分是80分,是当时音质最好的手机。
小米SU7自去年3月上市以来持续热销,卢伟冰表示该车型在同价位段没有真正对手。目前产能严重不足,交付周期仍很长。对于即将上市的YU7,小米表示不会影响SU7销量,因二者采用相同Modena平台,零部件复用率高。卢伟冰强调产品力是关键,SU7上市14个月来销量远超竞品,部分对手销量甚至不足其十分之一。他认为只要产品足够强就能掌握定价权,确保合理利润率。小米汽车目前仍保持高速增长,多款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快科技5月23日消息,小新15S Pro正式发布,16GB+512GB版售价5499元,16GB+1TB顶配版5999元,国补到手价4999元起。值得注意的是,小新15 Pro同版本售价完全同步。两款产品主要区别在于:15S Pro搭载玄玑O1十核处理器(最高3.9GHz),新增UWB超宽带技术,可实现厘米级定位;15 Pro则采用高通骁龙8至臻版移动平台(最高4.32GHz)。其他配置基本一致:均配备6.73英寸2K全等深四微曲屏、50MP三摄系统、6100mAh电池,支持90W快充。外观方面,15S Pro新增XRING自研芯片标识,厚度8.33mm/重216g;15 Pro根据不同配色厚度在8.35-8.73mm之间,重量213-219g。
据了解,iOS26采用全新LiquidGlass(液态玻璃)设计语言,这是自iOS 7以来最大的设计更新。 Liquid Glass能折射光线并通过镜面高光动态响应用户的动作,可配合用户调用选项或切换界面等操作,与设备的圆角巧妙呼应。 新设计涵盖主屏和锁屏,比以往更个性、更生动,Liquid Glass还为App图标和小组件带来新的自定义选项,包括精美简约外观。
近日,"设计上海2025"盛会在沪落幕,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个品牌参展,呈现前沿设计理念。无主灯品牌沐光发布全屋健康智能灯光系统,开启健康照明2.0时代。沐光与同济大学共建智慧健康光环境实验室,针对不同人群研发健康光标准。其核心技术包括紫光激发自然光谱技术和MOS健康光动态拟合技术,实现98%太阳光谱相似度。沐光推出三大健康光方案:视觉健康光�
快科技5月24日消息,雷军今天上午发文称,昨天下单的小米15S Pro已经收到,准备收藏起来,自己继续用工程测试机。同时他还表示:玄戒芯片三件套,我全部用上!”玄戒芯片三件套也就是前两天发布会上的三大新品,分别是:小米15S Pro、小米平板7 Ultra、小米手表S4 eSIM 15周年纪念版。其中,小米15S Pro、小米平板7 Ultra同步首发玄戒01,采用业界量产最先进的第二代3nm工艺,在仅109mm的狭小空间内,成功集成了190亿晶体管。CPU采用十核架构,分别是2*Cortex-X925超大核 4*Cortex-A725性能大核 2*Cortex-A725能效大核 2*Cortex-A520超级?
博主数码闲聊站爆料,高通骁龙8 Elite 2(SM8850)采用第二代自研Oryon CPU架构,GeekBench 6单核理论性能设定在4000 ,多核成绩11000 ,GMEM 16MB,并集成
博主数码闲聊站暗示,小米16屏幕尺寸在6.3-6.4英寸之间,电池容量在7000mAh左右,这是小米数字系列电池最大的机型。 相较小米15的5400mAh,小米16的电池容量提升了大约1600mAh,其续航表现将会有大幅提升。
小米汽车介绍称,小米YU7创新性地配备了100挡主动进气格栅,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自动调节开度。 那么,100挡主动进气格栅到底怎么工作的,有什么意义呢? 小米汽车科普道:100挡的精细划分可以使它的控制调节更加精准细腻,在保证散热的需求下,降低车辆行驶阻力,提高续航里程。 在全关闭状态下,它可以降低整车风阻系数18 Counts,最高可以提升14km的续航里程。
在小米集团发布第一季度财报后,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与投资人进行了深入交流。 针对投资人提出的小米未来面临的困难或挑战”问题,卢伟冰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他指出,这个问题就是2点: 第一,随着小米发展的业务规模和组织规模越来越大,小米会不会逐渐偏离小米的价值观,会不会跟用户的距离越来越远? 第二,小米的管理体系能否持续升级,与业务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