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猛犸象最新资讯  > 正文

世界首个猛犸象肉丸诞生 创始人强调:这不是愚人节玩笑

2023-03-30 10:00 · 稿源:站长之家用户

猛犸象是一种已经灭绝的象科动物,最后一批猛犸象于公元前1670年左右灭绝。近日,一家澳洲人造肉公司Vow向公众展示了一颗他们最新研发出来的猛犸肉丸。据悉,这颗特殊肉丸是由该公司使用灭绝已久的猛犸象DNA,经细胞培育制作出来的。该公司表示,此举是为了引发公众对人造肉这一高科技美食的讨论。

汉堡,人造肉,汉堡王

据Vow创始人Tim Noakesmith介绍,该公司使用了猛犸象的公开基因序列,并用其“近亲”非洲象的遗传数据填充了缺失的部分,最终将其植入了绵羊的细胞中。在实验室条件合适的情况下,这些细胞会不断繁殖,直到有足够的体量制作成肉丸。

这颗近日在荷兰国家科学博物馆展示的特殊肉丸体积大小略小于排球。目前还不能食用,必须要进行严格的测试。

人造肉也被称为培养肉或细胞肉,是实验室里从动物细胞中培育出来的肉,无需杀死牲畜就能制作生产。一些公司已经成功制作了人造牛肉、猪肉、鸡肉甚至鱼。但是,目前商用的还很少。人造肉的倡导者表示,这项技术的发展不仅对动物更好,对环境也更好。

猜你喜欢:

举报

  • 相关推荐
  • 33岁女子戴手镯10年不摘:长胖后嵌进肉里严重感染

    33岁的龚女士因长期不当佩戴首饰,导致银手镯与串珠完全嵌入皮肤,引发严重软组织感染,不得不紧急就医。 据龚女士自述,她佩戴这只银手镯和串珠已近十年,几乎从未摘下。随着体重逐渐增加,她开始感到手腕皮肤被越勒越紧,但始终未加重视。直到近期,手腕部位疼痛加剧,出现明显红肿并伴有脓液渗出,她才意识到手镯与串珠已部分长”进肉里,无法自行取下。 �

  • 新型人造肌肉可举起4000倍自重物体 可自由调节刚度

    韩国蔚山科学技术院研发出新型人造肌肉,仅重1.25克的样本可举起5千克重物,负载能力达自身重量4000倍,远超现有技术。该材料兼具高强度与柔韧性,可拉伸至原始长度12倍,收缩率高达86.4%,单位体积功率密度约为人类肌肉的30倍。通过双重交联结构设计,实现刚柔状态智能切换,并嵌入磁性颗粒支持远程磁控变形。这项突破性技术有望推动机器人、医疗等领域的革新发展。

  • OpenAI也来了,巨头为何决战AI浏览器?

    AI浏览器赛道再添一位重量级玩家——ChatGPT Atlas,这是OpenAI推出的首款人工智能驱动的网页浏览器。 这也被外界认为OpenAI要向谷歌宣战,挑战Chrome一直以来的浏览器霸王地位。ChatGPT Atlas发布当天,谷歌母公司Alphabet股价应声下挫,盘中最大跌幅接近5%,足见市场对这一新品的敏感度。 近一年来,AI浏览器的战略价值成为行业共识,从业者更是将其与智能代理(Agent)、搜索引�

  • OpenAI 推出浏览器:“让位吧,Chrome”

    ​北京时间10月22日凌晨,没等来传闻中的Gemini3,等来了OpenAI正式发布首款AI浏览器ChatGPT Atlas。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把ChatGPT"塞进"浏览器的产品,你在任何网页上都能随时唤出ChatGPT侧边栏,让AI帮你总结内容、编辑文字、甚至代替你完成购物和预订任务。 听起来有点像Chrome装了个ChatGPT插件?确实如此,但OpenAI的野心远不止于此。

  • 人工智能巨头OpenAI拟上市 估值或高达1万亿美元

    OpenAI正积极推进上市计划,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可能最早于2026年下半年向证券监管机构提交上市申请,目标在2027年正式上市。 此次IPO的估值有望达到约1万亿美元,或将跻身全球规模最大的IPO之列。 在初步讨论中,OpenAI曾考虑通过上市筹集至少600亿美元资金,实际融资规模可能进一步扩大。

  • 微算法科技(NASDAQ MLGO)研发基于AI的动态权重学习模型,开启区块链账户关联分析智能新时代

    微算法科技(NASDAQ MLGO)推出基于AI的动态权重学习模型,解决区块链账户关联分析中传统静态模型难以适应业务快速变化的问题。该模型采用分层架构,结合注意力机制LSTM、联邦学习等技术,实时捕捉交易模式演变,动态调整账户关联权重。在分片效率、风险控制、DeFi资源分配等领域应用效果显著,提升交易处理速度与欺诈识别率。未来计划融合多模态数据,探索量子机器学习,打造自适应区块链网络的智能图谱引擎。

  • 自创火烧咖啡走红 咖啡馆老板回应:将继续用心制作每一杯咖啡

    云南保山双虹桥边一家经营十余年的咖啡馆,因独特的“火烧咖啡”技艺走红网络。53岁的店主李先生独创“火烧萃取法”:先用猛火煮沸水,加入现磨咖啡粉熬煮搅拌,再大火烧至通红后熄火,让水分缓慢渗透深度萃取,最后迅速降温分离咖啡液。整个过程行云流水,被赞为“松驰感拉满的魔幻操作”。从咖啡豆种植到使用高黎贡山泉水冲泡,每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实现“从种子到杯子”的全流程把控。这份对品质的极致追求,让每杯咖啡充满匠心与诚意。

  • OpenAI推出AI浏览器ChatGPT Atlas 开启个性化上网新体验

    OpenAI于10月22日推出首款AI驱动浏览器ChatGPT Atlas,以个性化上网体验为核心。用户点击“Ask ChatGPT”即可在侧边栏实时互动,实现网页摘要生成、航班预订、文档编辑等多样化任务。目前仅支持macOS,未来将扩展至Windows和移动端。高级代理功能暂限付费用户使用,其特色包括自动捕捉页面上下文、分屏浏览及记忆用户操作历史,旨在通过自然对话提升网络使用效率。

  • 鸡细胞变成肉 美国首次批准培育人造肉:安全 可食用

    自然养殖的食用肉类存在成本及环保问题,近年来欧美初创公司热衷于研发人造肉,有些是用植物蛋白,也有些是用细胞培养的方式,美国FDA日前就首次批准了培养人造肉的申请,表示安全可使用。这次的申请是一家位于美国加州的公司UpsideFoods,主要从事动物细胞培养肉类技术研发,可以在不宰杀任何活体动物的情况下生产肉类产品。不过说是这么说,真正要上市销售的话,UpsideFoods还需要更多的审核,暂时还不会从市场上买到这种培育肉类。

  • AI日报:OpenAI发布浏览器Atlas;通义Qwen3-VL新增2B、32B两个模型尺寸;百川发布循环证据增强大模型

    本文汇总AI领域最新动态:OpenAI推出集成ChatGPT的Atlas浏览器,实现多任务自主处理;阿里通义千问新增2B/32B视觉语言模型,手机可流畅运行;谷歌AI Studio升级Vibe Coding功能,简化应用开发流程;百川发布医疗大模型M2Plus,通过循证推理降低误诊率;奇瑞墨甲机器人实现L3级技术突破,计划多行业应用;YouTube推出AI肖像识别工具,打击虚假内容;三星宣布2026年推出AI眼镜,融合AR与语音助手;Claude客户端更新,支持截图分析和语音交互功能。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