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中的Flash,从兴起到衰退

第四十期 0

导语

近日,Flash连续爆出三个0day漏洞,导致全球十几亿用户受影响,黑客可利用Flash的漏洞来控制人们的电脑, Firefox和Chrome浏览器都选择临时屏蔽内置的Flash 插件。多家互联网巨头也已陆续表态将会抛弃Flash。问世于90年代初的Flash被安装在几乎所有的计算机上,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Flash被广泛的应用在网页中,驱动着大部分的动画、视频和网页游戏。然而其安全性一直饱受诟病。一些业内人士甚至认为Flash拖累了网页的发展,应当走向消亡。

大龙 大龙

本专题策划/制作者

风行一时的Flash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落的?

Flash的诞生历程

Adobe Flash HTML5 从兴起到衰退 Flash的诞生 巅峰期的滑落

Flash的诞生,追根溯源,在1990 年代初期,一家叫做 Future Wave 的公司推出了 Smart Sketch 图形软件,它当时还是使用触摸笔而不是键盘来操作的。

后来,Future Wave 将 Smart Sketch 重新设计成一款能在静态网页上插入动画和视频的工具,取名 FutureS plash Animator ,它就是 Flash 的前身。

这一时期,Future Splash 获得了飞速发展,后来它被 Macromedia 公司收购。2005 年,Adobe 公司花费了 34 亿美元收购了 Macromedia。至此, Flash 成为一款大众软件,被预装在几乎每一台 PC 当中,YouTube 和 Netflix 也先后推出了基于 Flash 的流媒体视频服务。

在互联网“窄带”时期的初露锋芒

2000年前后,互联网已经开始普及,受限由当时的网络带宽,此时的互联网主要以文字为主,打开大一点的图片就要等上好一会时间,下载一首MP3可能就得等上三十分钟。而当时互联网上的动画表现形式,只有GIF,使用浏览器观看视频还必须要安装Media Player插件或Real Player插件,在那网速只有64K/128K/512K/1024K的年代,Flash大行其道起来,小小的几百KB至几MB,支持流式播放,边下边播,在那个时候能在互联网上流畅播放的只有Flash了,不火才怪了。

基于这样的背景下,Flash开始迅速崛起,因为Flash动画体积小,易于传输,且因为Flash是矢量动画,放大不失真,用户可以看到不同以往的清晰动画质量,这对于当时的互联网环境来说太重要了。Flash优点契合了当时互联网环境的需求,于是Flash就日益火爆起来,几乎每台电脑都要安装Flash插件,而网站也找到了更好的广告载体,体积小效果炫的Flash似乎天生就是给广告准备的,广告公司将Flash视为制作网络广告的重要工具,一时间遍地大大小小的网站都挂上了各式各样的Flash广告栏,这也标志着Flash的正式兴起。

由于HTML的功能十分有限,无法达到人们的预期设计,以实现令人耳目一新的动态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各种脚本语言应运而生,使得网页设计更加多样化。然而,程序设计总是不能很好地普及,因为它要求一定的编程能力,而人们更需要一种既简单直观又有功能强大的动画设计工具,而Flash的出现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

PC时代伴随视频流媒体行业红极一时的Flash

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宽带速率的提高,Adobe公司顺应潮流,在Flash加入了视频播放功能,从Flash MX(Flash Player 6)开始,Macromedia 给Flash加入了支持播放视频的能力。可在SWF格式的文件中嵌入视频数据,依然支持流式播放。

而后Flash MX 2004(Flash Player 7)开始把视频单独作为一种文件格式提出来,推出了后来大名鼎鼎的FLV格式。

FLV视频格式的出现彻底引爆了视频流媒体行业。因为那时Flash播放器的装机率已经超过95%,用Flash做一个几十KB的小播放器,然后用这个小播放器来流式播放FLV视频文件,于是乎YouTube、优酷、土豆等大大小小的视频网站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视频流媒体行业也就蓬勃发展起来。FLV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观看视频的方式。

随着Flash交互技术的进步,Flash网页游戏的兴起,视频流媒体行业的火爆, Flash的出现改变了世界,似乎整个互联网再也离不开Flash了。

移动互联网时代从巅峰期的滑落

Adobe Flash HTML5 从兴起到衰退 Flash的诞生 巅峰期的滑落

2007年苹果发布其第一代iPhone,但它并不支持Flash,因为Flash过于臃肿,需要大量计算资源来运行,这会严重影响移动设备的电池续航时间,时任苹果首席执行官的乔布斯曾公开表示:Adobe Flash会缩短电池续航时间,存在安全风险,不适合用在苹果移动设备上。

在苹果的表态之后,视频行业开始迎来转向,Youtube等视频网站开始采用基于开放标准的免费软件,这种技术既适合PC端也适合移动端。于2014年正式定稿的HTML5标准也开始渐渐展露头角,成为Flash的替代品被广泛使用,它可以让网站在用户无需安装插件的情况下运行视频和动画。

就连Adobe自身也认为,Flash对其业务已经不重要,目前,Flash营收仅占Adobe营收总额的不到5%。微软目前也在积极转向HTML5,放弃自家开发的针对Flash的Sliverlight。并表示,将在未来6年中停止对Sliverlight的支持。

Flash日渐式微,大势所趋还是自掘坟墓?

由于后来Adobe对Flash Player高级功能收费以及放弃Linux平台、Unity3D平台的捧杀、漏洞频出安全性堪忧、被苹果弃用等等事件。Flash的发展越来越不顺遂,Adobe在Linux平台下对于Flash的支持停止在了11.2版本。

Flash在Android平台苟延残喘了几年后,连它自己也都放弃了。Adobe已经宣布停止了移动平台上Flash Player的继续开发,2012年8月,Adobe正式停止Android设备上Flash的安装支持。

这也意味着Adobe彻底将Flash从移动互联网中移除,尽管Adobe之前曾说过Flash在移动设备上也将能够提供“完整的网页体验”。未来属于移动设备,而Flash最大的劣势是能耗太大,没有解决这个问题,Flash也就没有未来。从目前看来Flash在移动领域已经彻底宣告失败。

而近期频繁出现的安全漏洞,无疑给Flash带来更大的打击,Gartner研究副总裁Danny Brian表示,Flash的消亡已经不可避免:“至少一两年前,这一趋势就已经非常明显”

这些事情都在证明Flash正在步入消亡,如今的移动互联网已向Flash关上了大门。而且在未来一两年内消亡速度会成倍加快。

继承者HTML5

Adobe Flash HTML5 从兴起到衰退 Flash的诞生 巅峰期的滑落

什么是HTML5呢?

HTML5是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应用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的第五次重大修改,由W3C于2014年10月29日正式宣布定稿。

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下的一个应用HTML标准自1999年12月发布的HTML4.01后,后继的HTML5和其它标准被束之高阁,为了推动Web标准化运动的发展,一些公司联合起来,成立了一个叫做 Web Hypertext Application Technology Working Group (Web超文本应用技术工作组 -WHATWG) 的组织。WHATWG 致力于 Web 表单和应用程序,而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万维网联盟) 专注于XHTML2.0。在 2006 年,双方决定进行合作,来创建一个新版本的 HTML。

HTML5草案的前身名为 Web Applications 1.0,于2004年被WHATWG提出,于2007年被W3C接纳,并成立了新的 HTML 工作团队。

HTML 5 的第一份正式草案已于2008年1月22日公布。HTML5 仍处于完善之中。然而,大部分现代浏览器已经具备了某些 HTML5 支持。

2012年12月17日,万维网联盟(W3C)正式宣布凝结了大量网络工作者心血的HTML5规范已经正式定稿。根据W3C的发言稿称:“HTML5是开放的Web网络平台的奠基石。”

2013年5月6日, HTML 5.1正式草案公布。该规范定义了第五次重大版本,第一次要修订万维网的核心语言: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在这个版本中,新功能不断推出,以帮助Web应用程序的作者,努力提高新元素互操作性。

2014年10月29日,万维网联盟正式宣布,经过几乎8年的艰辛努力,HTML5标准规范终于最终制定完成了,并已公开发布。

HTML5带来的主要优势有:

1、 可在页面直接播放多媒体元素,无需要安装第三方插件;

2、 强大的跨平台能力,一次开发,各系统各终端普遍适用;

3、 更加语义化、标准化,更加易用;

4、 本地存储;

5、 具备实时更新能力,用户只需刷新便可获得最新内容;

6、 内容可被搜索引擎检索,更有利于SEO;

7、 相对原生 App而言,它无需安装,更易于分发;

……

在网页工程师之中,HTML5 与 Flash 的争论已经是存在了好几年的热门话题,特别是在乔布斯2010年发表的那篇公开信,表示 HTML5 才是真正的未来,而 Flash 将不再必要。但不论你是支持 Flash 还是 HTML5,你都无法否认 HTML5 在网页和影片上的应用来势汹汹。

随着现代浏览器的迅速发展,Flash在功能上已经没有太大的优势可言,作为流媒体解决方案暂时还有一席之地,而在HTML5普及之后被取代也是迟早的事情。在数据存储和本地操作方面,由于Flash是一个插件,更是受到各种安全性的制约。

在越来越重要的移动平台上,对于HTML5的支持情况也要好很多很多(iOS支持几乎所有的HTML5 API和CSS3属性,而大多数移动浏览器都是HTML5支持良好的webkit内核),相比之下Flash在iOS平台上的直接出局,也是一个硬伤。对于在线视频,HTML5 提供两项 Flash 无法提供的支持:移动端的可行性与语意标记(Semantic Markup),移动端交互深度的成长,娱乐、广告、和购物对交互式影片的需求增加,以及 HTML 的开放式结构。

从长远来看,HTML5还是绝对赢家,因为浏览器支持度只会越来越好,HTML5也越来越成熟,而移动平台上Flash已经没有竞争力,Adobe早已宣布停止了移动平台上Flash Player的继续开发。这都为 HTML5 在网页上的称霸建立了基础。HTML5将会挤占Flash大部分的市场,未来的主流将是HTML5。 

Flash只是互联网行业技术更迭大浪潮中的一个小小缩影:

无以后继的Cobol语言

COBOL(面向常规业务型语言/常规商业信息处理语言,Common Business Oriented Language)是最早的高阶编程语言、以及是世界上最早实施标准化的计算机语言之一。

COBOL最早是以葛丽丝·霍普开发的FLOW-MATIC语言为范本。在1959年5月,由五角大厦委托葛丽丝·霍普博士领导一个委员会制定了COBOL语言的标准,并于1961年由美国数据系统语言协会公布。正式发布于1960年4月,称为Cobol-60。

在经过40多年的不断修改、丰富完善和标准化,COBOL已发展为多种版本的庞大语言,主要应用于银行、金融和会计行业等非常重要的商业数据处理领域。

而由于COBOL语言的繁琐规定,保留字数量庞大,字数过长的保留字太多,COBOL是一种功能强大,而又极为冗长的语言,这使得越来越多的银行系统转而使用Java和EJB技术的系统,进而逐渐失去市场。

将近10多年的时间过去,这种光芒褪去的语言已经逐渐落败,版本永远停留在了Cobol-2002。

终止服务的Google Reader

Google Reader于2005年推出,这个产品在推出之后迅速获得了重度信息爱好者们的偏爱,他们用它订阅、跟踪包括博客、新闻网站等在内的各种信息源,对这些信息进行重新组织,方便地在一个平台上阅读多家网站的内容资讯。

作为一款稳定、界面友好的RSS订阅工具,Google Reader在国内外都有广泛应用。相比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互联网让人们可以不再被动接受信息,而借助于Google Reader等RSS阅读器,人们可以直接订阅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不用再费时费力地浏览网站,在众多链接中筛选自己需要的内容。Google Reader无疑变革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

而在社交媒体接管互联网的时代,RSS遭到了严重的打击,“关注”按钮成为了用户管理信息流的最主要手段,单向、静默、孤岛形态的RSS及订阅器,其存在理由被进一步淡化。

Google Reader丢失了发展的前景与空间。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潮中,越来越多的用户将阅读时间投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中,而界面更漂亮、内容更丰富Flipboard、Zite、Kindle等,Google Reader用户数量的逐年下降,回天乏力的Google已于2013年7月1日关闭该服务。

结语

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软件和互联网行业日新月异,技术更迭速度比任何一个行业都来得快,从命令行界面的DOS系统,到图形界面的Windows系统,从黑白屏手机到彩屏,从功能机到智能机时代,新技术带来的浪潮往往能带来行业的迅速颠覆,技术为人所用,新技术的出现带来的交替汰换,我们也无需留恋,毕竟市场的决择才是检验产品的唯一标准。

相关评论